[发明专利]一种抗压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17526.8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9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峰;马天鸣;王强;刘林;陈玉龙;樊佳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4/28;C04B24/26;C04B20/02;C04B18/02;C04B18/04;C04B38/08;C04B38/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国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7 | 代理人: | 钱学君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压 透水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压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
30~40份硅酸盐水泥;
15~20份混凝土骨料;
15~20份透水陶粒;
10~15份聚氨酯水性乳液;
3~5份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
1~2份木质素磺酸钠;
100~150份去离子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骨料是由混凝土粗骨料和混凝土细骨料按等质量比混合制得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压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粗骨料是粒径为2.5~3.0mm的碎石颗粒,混凝土细骨料是粒径为1.5~2.0mm的牡蛎壳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水性乳液固含量为60%,粘度>500 Pa·s,pH为7~9,软化点45~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率为1.35%,熔融指数为5.0g/10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将硅酸盐水泥、混凝土骨料混合得到混合料,再向混合料中加入木质素磺酸钠和去离子水,搅拌得到基体浆料,再向基体浆料中加入聚氨酯水性乳液和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在搅拌速度为800~900r/min下搅拌1~2h,即得前驱体,将前驱体倒入钢模中浇注成型,得到坯体,将坯体置于温度为80~90℃下养护3~5天,脱模,即得抗压透水混凝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压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骨料的制备步骤为:
称取牡蛎壳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后过筛,得到粒径为1.5~2.0mm的牡蛎壳颗粒作为混凝土细骨料,再将粒径为2.5~3.0mm的碎石颗粒作为混凝土粗骨料,将混凝土粗骨料和混凝土细骨料按等质量比混合得到混凝土骨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压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陶粒的制备步骤为:
将预制陶粒和质量分数为15%的柠檬酸溶液按质量比为1:5混合后浸渍3~5h,浸渍结束后取出预制陶粒,立即放入液氮中冷冻5~10s后取出,自然解冻后再次进入液氮冷冻,如此循环3~5遍后,自然晾干得到透水陶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压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陶粒的制备步骤为:
(1)将河底淤泥、高岭土和方解石按质量比为7︰3︰2混合后放入烘箱,在105~110℃下干燥至恒重,得到混合干料,再将混合干料粉碎后过200目筛,得到混合干料粉末;
(2)按质量比为3:1将上述混合干料粉末分散于质量分数为30%的九水硅酸钠溶液中,得到混合泥料,再将混合泥料放入制球机中制成粒径为2~3mm的生料球,在100~110℃下干燥2~3h,干燥后放入马弗炉中,加热升温至500~550℃,预热10~15min,再升温至1200~1250℃,焙烧30~40min,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出料得到预制陶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1752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路连接座及管路
- 下一篇:一种小样本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