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间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16803.3 | 申请日: | 2022-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05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李军;金岩;商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纳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纳云智能系统有限公司;青岛海纳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F16/28;G06F16/22;G06F16/909;G06F18/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孙静;刘芳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间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对不同来源的空间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每种来源的空间数据的解析结果;解析结果包括元数据和位置数据,元数据用于指示原始坐标系;对不同的解析结果进行转换处理,得到统一空间数据,统一空间数据包括统一元数据和统一位置数据,统一元数据用于指示预设坐标系;根据不同来源的统一空间数据的拓扑检查结果,对统一空间数据及其对应的相似统一空间数据,进行融合处理,以使每个建筑物平面对应一个目标空间数据;将目标空间数据存储至关系型数据库,并通过预设接口和用户需求发布关系型数据库中的目标空间数据。本申请的方法,有利于实现空间数据的高效存储及发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信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空间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对地观测技术、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积累了类型各异、体量庞大的地理空间数据,主要包括时空基准数据、大地测量数据、遥感影像数据以及位置相关的空间媒体数据等。
地理空间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应用场景复杂,一些地理空间数据系统通过建立服务标准和共享机制,实现数据共享,为数据访问提供了保障。大多成熟的地理空间数据系统内部都有严格的数据使用与访问标准,这些标准对内可以很好地规范应用的集成操作,然而由于数据应用领域、采集手段的不同,数据访问标准往往具有较大的差异,数据接口形式复杂多样,这些给系统间的数据集成与服务发布带来了诸多挑战,导致了不同领域、不同应用之间的数据孤岛。
随着空间数据体量和数据类型的不断增加,加上服务存储及发布流程繁琐,导致难以形成有效的、统一的数据服务能力,进而无法形成数据合力。因此,提出一种规范、高效的数据服务构建与发布方法变得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间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用以提供一种规范、高效的空间数据存储及发布的方法。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空间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对不同来源的空间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每种来源的空间数据的解析结果;所述解析结果包括元数据和位置数据,所述元数据用于指示原始坐标系,所述位置数据用于指示原始坐标系下的位置;
对不同的解析结果进行转换处理,得到统一空间数据,所述统一空间数据包括统一元数据和统一位置数据,所述统一元数据用于指示预设坐标系,所述统一位置数据是根据预设坐标系和所述原始坐标系的转换关系,以及预设坐标格式,对所述位置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得到的;
根据不同来源的统一空间数据的拓扑检查结果,对所述统一空间数据及其对应的相似统一空间数据,进行融合处理,以使每个建筑物平面对应一个目标空间数据;所述拓扑检查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统一空间数据及其对应的相似统一空间数据;
将所述目标空间数据存储至关系型数据库,并通过预设接口和用户需求发布所述关系型数据库中的目标空间数据;所述用户需求用于指示目标发布服务,所述目标发布服务包括网络地图服务、网络地图切片服务、切片地图服务及网络要素服务。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对不同来源的空间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每种来源的空间数据的解析结果,包括:
对于栅格数据格式的空间数据,调用空间数据转换库的栅格数据驱动,以获取所述栅格数据格式的空间数据;
对于矢量数据格式的空间数据,调用所述空间数据转换库的矢量数据驱动,以获取所述矢量数据格式的空间数据;
将所述栅格数据格式的空间数据和所述矢量数据格式的空间数据作为解析结果。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对不同的解析结果进行转换处理,得到统一空间数据,包括:
若所述原始坐标系与所述预设坐标系不一致,则根据所述原始坐标系的椭球基准、预设椭球基准及七参数布尔莎模型将所述原始坐标系转换为所述预设坐标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纳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纳云智能系统有限公司;青岛海纳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纳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纳云智能系统有限公司;青岛海纳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168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