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墙体铝合金模板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综合接缝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13871.4 | 申请日: | 2022-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17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 发明(设计)人: | 朱立伟;许子敬;盛凯;王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1/68 | 分类号: | E04B1/68;E04B2/02;E04G11/08;E04G9/06;E04G17/04;E04G21/02;E04G21/10;E04G21/06;E04G21/24;E04G21/18;E04G21/12;E04F21/04;E04F21/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吴立斐 |
| 地址: | 2009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 铝合金 模板 蒸压加气 混凝土 砌块 综合 接缝 方法 | ||
1.一种墙体铝合金模板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综合接缝方法,包括
步骤1、深化设计:
铝合金模板生产前,由铝合金模板厂家根据技术要求、建筑、结构施工图纸进行深化设计,重点把控剪力墙、梁与砌筑墙体交接部位,进行贴片设计,贴片100mm宽,10mm厚,用以形成企口;
步骤2、铝合金模板现场拼装:
铝合金模板施工现场拼装时严格按照深化拼装图纸进行拼装,避免带贴片铝合金模板位置出现与设计不符情况;
步骤3、主体结构施工:
在模板拼装完成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墙柱混凝土浇筑前,先浇筑50mm厚与混凝土同配比的水泥砂浆,并用铁锹入模,以避免烂根现象;墙混凝土浇筑时应分段分层浇筑,根据要求取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500mm,并以标尺杆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充分振捣,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不再下沉为止,时间为20秒;收面完成后铺塑料薄膜养护,拆模后,高出结构板底5mm,弹线,用云石机沿线切入10mm,剔除面层浮浆,松散石子,浇水湿润,以保证接茬平整和施工缝处混凝土的密实性;在混凝土裸露表面覆盖麻袋或草帘后进行,或采用直接洒水、蓄水的方式,洒水养护应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12h内进行覆盖浇水养护;浇水养护一般不少于7天,抗渗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天;
步骤4、二次结构墙体放线:
楼面隔墙测量放线时应按结构施工时主轴控制线进行,应保证各轴线间的水平距离相等且方正;平面控制时应在楼面上弹出墙身线、构造柱位置线、预留洞口位置线、墙面上水电预留洞口的位置线,相对应的构造柱与顶面梁板的位置采用挂垂直线的方法进行控制;高度控制时应根据建筑标高1.0米线进行控制,垂直墙或柱上应标出混凝土基座的位置线,保证本单元标高相;皮数杆上除此内容外,在各拉结筋位置线之间应标出砌块的皮数;
步骤5、剪力墙植筋:
(1)植筋位置及规格,
构造柱、过梁、连系梁、拉结筋与主体结构连接均采用植筋连接,植筋具体参数详见下表;
钻孔深度取0.6倍的基本锚固深度、10d和100mm三者之间的最大值,且植筋所用钢筋均为HRB400级;
(2)施工工艺
植筋的定位、放线;植筋的钻孔;钻孔的清理和处理;钻孔的验收;配制结构胶;钻孔注胶;植入钢筋并临时固定;固化;植筋拉拔检验;植筋的保护与混凝土的浇注;
(3)施工操作要点
弹线定位:对照施工图和砌块排列图,在楼板、柱或墙的结构表面弹出构造柱、板带、拉结筋的位置线和钻孔的十字交叉线;
钻孔:根据弹出的钻孔位置线,用冲击钻钻孔,钻孔时要使冲击钻垂直于结构表面均匀钻入,以便控制钻孔的垂直;
孔深用冲击钻上顶杆控制;
钻孔时遇到结构主筋,把钻孔位置水平平移一个钢筋直径的位置,重新钻入,原钻出的未成型废孔用 1:1 水泥砂浆填塞补平;钻孔时如碰上箍筋或混凝土墙体水平筋, 根据灰缝大小适当调整钻孔位置, 废孔仍采用前面所述方法进行处理;
构造柱钢筋采用第一段为板上不低于600长,不含植入长度,第二段长度根据现场实际测量定,搭接长度为600mm,在有梁楼板处上下两端各植入10d;
清孔:钻孔完成一个结构面后,进行清孔操作;清孔的目的是要吹清孔内粉尘,采用毛刷和吹风机配合进行;清孔时用“四吹三刷”法,即先吹清孔浮尘,然后用专用毛刷清刷孔壁,清刷时毛刷在孔内抽拉转动,如此反复吹刷,清理干净孔内粉尘;清刷完毕后,用棉丝沾丙酮,清刷孔洞内壁,使孔洞内最终达到清洁干燥;
孔内潮湿会对结构胶与混凝土的粘结产生不利影响,使其无法达到设计的粘结强度,影响拉结质量,所以在清孔时严禁用水冲刷;
植筋:植筋在注胶完成后立即进行,植筋胶采用A级胶,为保证胶体饱满,注胶完成后,将加工好的钢筋植入端醮少许胶液,缓缓插入植筋孔;操作时要边插入边沿一定方向转动多次,以使植筋胶与拉结筋和混凝土孔壁表面粘结密实;
钢筋要插入孔道最深处,常温下保证24h 不扰动(时间按植筋胶说明书控制),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填充墙体砌筑施工;
步骤6、立皮数杆:
皮数杆是作每层每匹砌块砌筑位置,灰缝厚度、圈梁层高、门窗;预留洞口的控制线杆,每层砌筑必须提前派人操测标高,设立固定,皮数杆立于四大角和中间间隔距离约不超过15米的纵横墙交接处;每层划线皮数杆误差控制在0-10mm以内,不允许提高;
步骤7、砌筑墙体: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尺寸不能与设计尺寸相同,宽度需减小20mm,保证其抹灰完成后与剪力墙和梁为平面;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需提前与生产厂家沟通进行尺寸订制;
1)每层砌筑开始时,根据施工图纸和各部位尺寸,排砖撂底,应先从转角处或两端定位砌块处开始,每皮拉线控制砌体高度和墙面平整度,第一批砖砌筑前应先试摆;
2)砌筑施工前由测量员根据砌块排列图在楼面上测设出墙的中心线、边线、控制线、构造柱、系梁、门窗洞口位置线和楼面标高1000mm线,并进行复核无误后,报监理验线,并同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和标高抄测记录;
3) 由测量员配合在墙体的拐角、丁字交叉点、长直墙不大于10m位置立皮数杆,使得皮数杆上的1000mm线与构造柱钢筋上1000mm线对齐,并调整垂直后采用砌块和混凝土将底部固定,中、上部采用短钢筋三角支架与构造柱钢筋固定牢固,经复核无误后,报监理验收,并做好预检记录;施工中不得碰动,如有碰动及时按1000mm线调整;
4)砌块要在砌筑当天对砌块砌筑面进行洒水湿润,所有砌块砌筑前表面污物均要清理干净;当采用专用砂浆薄灰砌筑法砌筑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时,砌块无需进行洒水湿润;
5)砌筑时从转角或端头墙体处开始砌筑,从外墙开始,采用顺砌错缝搭砌,加气块搭砌长度不小于砌块1/3;构造柱两侧加气砌块应留马牙搓,马牙搓长度应为60mm高度应为一块砌块的高度;
6)砌块均采用砌筑砂浆砌筑,加气混凝土砌块水平灰缝厚度和竖直灰缝宽度均控制在8~12mm,搅拌时要先放入适量的水后再放入砂浆干料,并严格按砂浆使用说明书进行用水量控制;当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粘结砂浆时,水皮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厚度宜为3~4mm;
步骤8、校正:
砌筑时要吊砌一皮,校正一皮,根据皮数杆皮皮拉线控制表面平整度和垂直度;
步骤9、勾缝:
抹灰前检查墙面,剔除松动的和不密实的灰缝砂浆,使用砂浆勾实接缝,通过勾缝可以产生对砂浆的挤压,有效增加砂浆与砌体之间的粘接面积,减少开裂后形成通缝的几率;
步骤10、墙体打点、冲筋:
分别在门窗口角、垛、墙面等处吊垂直,套方抹灰饼,并按灰饼充筋后,在墙面上弹出抹灰灰层控制线;
(1)用托线板检查墙面平整和垂直度,决定抹灰厚度,最薄处不小于7mm;
(2)在墙的上角各做一个标准灰饼,用打底砂浆或1:3水泥砂浆,遇有门窗口垛角处要补做灰饼,大小50mm 见方,厚度以墙面平整垂直度决定;
(3)根据上面的两个灰饼用托线板或线坠挂垂线,做墙面下角两个标准灰饼,厚度以垂线为准;
(4)用钉子钉在左右灰饼附近墙缝里挂通线,并根据通线位置每隔1.2-1.5m 上下加做若干标准灰饼;
(5)灰饼稍干后,在上、下或左右灰饼之间抹上宽约50mm的与抹灰层相同的砂浆冲筋,用木杠刮平,厚度与灰饼相平,稍干后可进行底层抹灰;打点、冲筋可以更好的控制抹灰面的垂直和平整度;
步骤11、挂网抹灰:
两种材料交接处再找平层中附加镀锌钢丝网,网宽200mm,丝径0.65mm,孔径15mm*15mm,用射钉与基层锚固;
随即抹第一层砂浆,每层厚度控制在9mm,砂浆抹完后表面扫毛或划出纹道,待底灰五六成干后,抹第二遍砂浆,其厚度为5mm;用刮杠刮平,用力均匀,由上往下移动,待普遍平直后,用抹子拉平;
步骤12、验收:
1、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抹灰工程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内墙抹灰:表面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分格缝和灰线应清晰美观;
检验方法:观察;手摸检查;
2、护角、孔洞、槽、盒周围的抹灰表面整齐、光滑;管道后面的抹灰表面应平整;
检验方法:观察;
3、抹灰层的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4、抹灰分格缝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宽度和深度应均匀,表面应光滑,棱角应整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1387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