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拉式自定位液压夹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09709.5 | 申请日: | 2022-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2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争齐;王怀畅;李畅;王亮;陈天宝;方玲珑;杨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B23Q3/12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拉式 定位 液压 夹具 | ||
本发明涉及到液压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拉式自定位液压夹具;包括同轴设置的连接体和支撑体;支撑体靠近连接体的一端与连接体的端面紧密配合连接,并与连接体该端面的中部形成一密闭空间;支撑体远离连接体的一端套设有胀套组件,胀套组件与支撑体通过导向平键连接;通过第一油路系统连通密闭空间和胀套组件内的油腔;密闭空间内设置有活塞单元和中间连接件,连接体中套设有拉杆,拉杆的一端穿入密闭空间内,并连接活塞单元和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的一端穿出密闭空间,与胀套组件固定连接;通过后拉拉杆驱动活塞单元,以使胀套组件胀紧工件,同时带动中间连接件和胀套组件向连接体运动,将工件的定位端面拉紧在定位块上,实现自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液压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拉式自定位液压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液压夹具本体部分连接在连接体上,通过将连接体连接在机床主轴上实现夹具在主轴上的安装;主要采用的是涨内孔定端面的方式,利用拉杆推动活塞运动,使夹具内部液压油压缩进入胀套内,从而涨紧工件,并且利用夹具定位块定位工件的定位端面;
现有的液压夹具都能通过胀套实现对工件的夹紧(夹持定心)功能,但在人工装夹的过程当中,容易因为操作误差使工件发生轴向偏移,使得工件的定位端面无法紧密贴合定位块的定位面,目前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法通常是在液压夹具中设置气密通道,通过气密性检测来检测工件的端面与定位块的定位面之间的贴合度,进而判断工件的定位端面是否定位准确;但采用该方法会存在以下问题:
1、在机床气密检测功能失效、机床气密检测精度下降或对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时,机床气密检测系统精度无法达到工件加工精度的对应要求;无法保证工件的定位端面与定位块的定位面之间的贴合度满足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2、现有的液压夹具本身并不具备端面自定位功能(即不能自动将工件的定位端面与定位块的定位面紧密贴合),在气密检测不合格时,需要人工反复进行工件拆卸、检查、工件装夹和气密检测,直至气密检测合格,致使工件加工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后拉式自定位液压夹具,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机床气密检测功能失效、机床气密检测精度下降或对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时,机床气密检测系统精度无法达到工件加工精度的对应要求;无法保证工件的定位端面与定位块的定位面之间的贴合度满足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且现有的液压夹具本身并不具备端面自定位功能(即不能自动将工件的定位端面与定位块的定位面紧密贴合),在气密检测不合格时,需要人工反复进行工件拆卸、检查、工件装夹和气密检测,直至气密检测合格,致使工件加工工作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后拉式自定位液压夹具,包括同轴设置的连接体和支撑体;所述支撑体靠近所述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体的端面紧密配合连接,并与所述连接体该端面的中部形成一密闭空间;
所述支撑体远离所述连接体的一端套设有胀套组件,所述胀套组件能够在所述支撑体上沿其轴向往复滑动,所述支撑体和所述胀套组件中均设置有第一油路系统,所述第一油路系统连通所述密闭空间和所述胀套组件内的油腔;
所述密封空间内设置有活塞单元和中间连接件,所述连接体中套设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从所述连接体远离所述支撑体的一端贯穿所述连接体,并连接所述活塞单元和所述中间连接件;
所述中间连接件能够在所述密闭空间内沿所述轴向往复移动,所述中间连接件与所述拉杆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一端穿出所述密闭空间,并与所述胀套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胀套组件靠近所述连接体的一端套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支撑体固定连接,用于与工件的定位端面配合;
所述拉杆用于向远离所述支撑体的一侧移动,以驱动所述活塞单元将液压油通过所述第一油路系统输送至所述胀套组件内的油腔,同时带动所述中间连接件和所述胀套组件沿所述轴向向靠近所述连接体的一侧移动。
使得所述胀套组件在涨紧所述工件的同时,将所述工件的定位端面拉紧在所述定位块的定位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097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亲水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空调减震垫筛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