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一体式防砂采油装置与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09604.X | 申请日: | 2022-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98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沼萱;陈嘉俊;潘一;舒蕴洁;王硕;张镕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43/08;E21B37/08;F03B13/00;F03B11/02;F03B11/08;F04B47/08;F04B1/053;F04B1/0404;F04B1/041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3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体式 采油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设计一种新型一体式防砂采油装置与方法,其包括莱洛三角式泵体、多个T型泵杆、防砂半球网、单向开口活门以及单向进油口,下层自洁壳体内部设置泥浆涡轮以及设置下层自洁壳体单侧开口,泥浆涡轮下方连接一个中空柱体,中空柱体内部有一根突出柱体活塞,突出柱体活塞连接一个三单向孔活塞,下层自洁壳体底部设置一个孔柱,沿下层自洁壳体底部弧线设计开槽,下层自洁壳体底部外侧突出多个喷头对准下层自洁壳体和防砂网形成自洁,整个装置置于油管内,油管下层为带有规则孔隙的过滤油管,本发明利用地层压力带动泥浆涡轮与高压喷油自洁联合采油,具有节能、自洁以及防砂效果好的优点,提高开采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装置与方法,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新型一体式防砂采油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是一种由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为主要成分的粘稠、深褐色的固液气混合物,并且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在我国,较为疏松的砂岩油藏分布范围广且储量较大,这种类型的油藏开采过程中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油井如何更好地防砂。另一方面,油井开采过程中的防砂设备与工艺的研究与发展对于各种油藏的顺利开发至关重要。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在油气井防砂的问题上采用的是机械防砂的手段占大部分。但在现有的采油过程中,细砂或井筒内地砾石可能随着也液体进入泵内,造成堵塞,使得抽油失效,严重的将造成油气井无法正常生产,因此发明一种新型一体式防砂采油装置与方法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一体式防砂采油装置与方法,一种新型一体式防砂采油装置与方法用于解决随着开采的进展降低采油过程中出砂率、节能、提高采油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含莱洛三角式泵体、T型泵杆、单侧开口活门、单向进油口、半球防砂网、泥浆涡轮、中空柱体、突出柱体活塞杆、三单向孔活塞、上层壳体、环状7字型凹槽、下层自洁壳体、突出环状7字型卡槽、内侧导槽、过滤网、自洁喷头、自洁腔室、孔柱、空心槽、斜状导槽、油管、走线槽、活页、过滤油管、卡扣、圆活塞盘、半圆活塞盘。上层壳体中安装莱洛三角式泵体,三根T型泵杆内嵌于莱洛三角式泵体内侧导槽T 型泵杆分别连接一个半圆活塞盘,半圆活塞盘内嵌单侧开口活门。上层壳体进油口处分别内嵌一个单向进油口,同时外部连接一张半球防砂网,单向进油口内切圆活塞盘。莱洛三角式泵体的正下方环状7字型凹槽连接泥浆涡轮中心上方突出环状7字型卡槽。泥浆涡轮中心正下方刚性连接中空柱体,突出柱体活塞杆与中空柱体内侧同心圆相嵌,中空柱体连接三单向孔活塞,同时三活塞孔内嵌活页,且在三个活页一侧设置卡扣。三单向孔活塞外嵌下层自洁壳体,下层自洁壳体沿筒壁有一个矩形开槽且内嵌过滤网,上层壳体正下方与下层自洁壳体连接在一起。将采油设备置于油管内部,且油管下方与过滤油管相连,在油管内壁上设置空心的矩形走线槽延伸至莱洛三角式泵体。
上述方案中莱洛三角式泵体内侧导槽深度与T型泵杆长度相同且外切,三根T型泵杆相邻两根夹角为120°,内嵌于莱洛三角形式泵体内侧导槽。
上述方案中莱洛三角式泵体的正下方环状7字型凹槽与泥浆涡轮中心上方突出环状7字型卡槽,结构大小相同,相邻的两个7字型凹槽之间的旋转角度为60°,相邻的两个7字型卡槽之间的旋转角度也为60°。
上述方案中泥浆涡轮中心正下方刚性连接中空柱体内侧设计一个等深度斜状导槽,突出柱体活塞杆的凸出长度与斜状导槽等深且内置于斜状导槽。
上述方案中与泥浆涡轮近等高位置的下层自洁壳体筒壁上有一个沿筒壁的矩形开口,且沿筒壁内切一张过滤网,下层自洁壳体底部设置一个空心的柱孔,同时半球状底部内部有空心槽与孔柱相连,靠近底部的筒壁外侧装有若干突出自洁喷头。
上述方案中整个装置放置于滤油管内,上方刚性连接一根圆柱形油管且油管管壁的内部设置一个矩形空心的走线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未经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096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