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端场景服务执行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06563.9 | 申请日: | 2022-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14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 发明(设计)人: | 何星;王超;高方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67/125 | 分类号: | H04L67/125;G05B19/042;B60R16/023;H04L69/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吴向青 |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场景 服务 执行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智能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端场景服务执行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获取到的数据流转换协议生成场景数据流,并将包括触发条件字段和指令字段的场景数据流发送至微控制单元,利用微控制单元基于数据流转换协议对触发条件字段进行解析得到场景触发条件,若满足场景触发条件,则利用微控制单元基于数据流转换协议对指令字段进行解析得到场景编排指令,并将场景编排指令发送至待控制设备以执行场景编排指令,相较于通过车辆终端的微处理器执行场景编排服务,微控制单元具有上电启动速度快的特点,能够更快响应场景编排服务,提高场景编排的时效性,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端场景服务执行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网联汽车备受追捧,无数造车新势力在这一片新的赛道上进行角逐,无人驾驶、智能座舱、自定义场景、场景编排服务等智能车载技术也不断推陈出新,其中,在场景服务编排功能中用户可以通过自定义的方式来编排车辆所提供的场景化定制服务,如智能迎宾、休憩模式等,为了满足给用户带来沉浸式人车交互体验的需求,需要保证场景服务编排的实时性、流畅性和安全性,使得背后支持场景服务功能的软硬件能力备受考验。
但是,现有的场景服务编排通常部署在MPU(MicroprocessorUnit,微处理器)中,而MPU在车辆完全启动后才能响应和执行场景服务编排,响应时间通常在10s以上,过长的场景服务编排响应时间导致用户无法在车辆启动后立刻体验到场景服务编排带来的智能与便捷,从而用户的体验感和舒适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端场景服务执行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减少场景服务编排的响应时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端场景服务执行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终端和数据流转换协议,其中,所述车辆终端包括微控制单元和待控制设备;在所述微控制单元上电后,利用所述微控制单元接收场景数据流,其中,所述场景数据流根据所述数据流转换协议生成,所述场景数据流包括触发条件字段和指令字段,所述触发条件字段承载有预设的场景触发条件,所述指令字段承载有所述待控制设备对应的场景编排指令;利用所述微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数据流转换协议对所述触发条件字段进行解析,得到场景触发条件;若满足所述场景触发条件,则利用所述微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数据流转换协议对所述指令字段进行解析,得到场景编排指令,并将解析后的场景编排指令发送至所述待控制设备,使得所述待控制设备执行所述场景编排指令。
可选地,通过以下方式生成场景数据流,包括:所述数据流转换协议包括数据拼接规则、条件匹配表和指令匹配表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条件匹配表包括多个预设触发条件与预设触发条件字段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指令匹配表包括多个预设编排指令与预设指令字段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场景编排信息,其中,所述场景编排信息包括场景触发条件和至少一个场景编排指令;根据所述场景触发条件与所述预设触发条件之间的匹配结果从所述预设触发条件字段中确定所述场景触发条件对应的触发条件字段,并根据所述场景编排指令与所述预设编排指令之间的匹配结果从所述预设指令字段中确定所述场景编排指令对应的指令标识字段;根据所述数据拼接规则将所述触发条件字段和指令字段进行拼接,得到场景数据流,其中,所述指令字段通过所述指令标识字段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065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