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容留、免养生型环氧沥青再生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04691.X | 申请日: | 2022-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5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款;潘友强;张志祥;陈李峰;詹从明;关永胜;赵世杰;郁嘉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路交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锦信诚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陈自科 |
| 地址: | 213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留 养生 型环氧 沥青 再生 混合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路桥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容留、免养生型环氧沥青再生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长容留、免养生型环氧沥青再生混合料,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组分:新集料20~50份、轻质旧料20~40份、重质旧料30~50份、环氧沥青A组分1.0~2.0份和环氧沥青B组分2.0~4.0份;其中,环氧沥青B组分包括中活液体脂肪胺60~90份、脂肪胺聚氧乙烯醚10‑40份、石油沥青100~200份、组分调和剂5~20份和抗氧化剂1~3份,本发明提供的环氧沥青再生混合料具有路用性能佳、容留时间长、免养生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桥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容留、免养生型环氧沥青再生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维修养护工程不断进行,废旧沥青路面回收旧料处理问题日益严重,同时国家环保政策日益严格,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也越来越被重视。包括厂拌热再生、厂拌冷再生、就地热再生、就地冷再生等一系列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然而,无论上述哪种再生技术均存在废旧沥青路面回收旧料使用量低(一般低于40%),制备的混合料路用性能不佳,尤其是抗剥落性能及抗裂性能远低于普通沥青混合料,因此基于现有再生技术的沥青混合料仍未解决回收旧料掺量和路用性能间的矛盾,再生沥青混合料常用作低等级道路,或者高等级公路的垫层、铺装下层。
环氧沥青作为一种热固性胶结料,具有粘结强度高、内聚强度高等特点。利用环氧沥青作为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胶结料有望进一步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中回收旧料掺量及其路用性能。针对旧料中油团颗粒对再生料强度的不利影响,中国专利CN104031397A和CN113929358A采用环氧沥青作为胶结料以进一步增加新矿料及旧矿料对油团颗粒的粘结能力,但碍于渗透能力、剪切强度有限,油团颗粒仅表层得到再生并与环氧沥青融合,其内部仍存在大量老化沥青。另一方面,当前市面环氧沥青产品及技术均是针对钢桥面铺装,其容留时间<2h,而常温养生时间短则需要3~7d,长则需要14~28d。中国专利CN104031397A和CN113929358A分别需要养生固化15d、60℃养生固化4d,开放交通时间较长,这对于养护类项目不可行。
因此,针对废旧沥青路面回收旧料,亟需开发一种容留时间更长、养生时间更短甚至免养生的专用环氧沥青胶结料,并进一步优化环氧沥青再生混合料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长容留、免养生型环氧沥青再生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长容留、免养生型环氧沥青再生混合料,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组分:新集料20~50份、轻质旧料20~40份、重质旧料30~50份、环氧沥青A组分1.0~2.0份和环氧沥青B组分2.0~4.0份;其中,所述环氧沥青B组分包括中活液体脂肪胺60~90份、脂肪胺聚氧乙烯醚10-40份、石油沥青100~200份、组分调和剂5~20份和抗氧化剂1~3份。
进一步的,所述轻质旧料和所述重质旧料由回收旧料经粉碎、风选分离而来,以旧矿料密度的60~80%中任一值作为所述轻质旧料和所述重质旧料的分界点。沥青回收旧料中油团颗粒主要由沥青、填料及少量细集料组成,回收旧料中大部分沥青富集在油团颗粒中,利用油团颗粒的密度较矿料低,采用风选设备将油团颗粒和矿料分离形成轻质旧料和重质旧料,便于后续专门对富油、易结团的的油团颗粒进行针对性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新集料与所述回收旧料按一定比例形成AC级配、SMA级配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环氧沥青A组分包括环氧树脂90~95份、氧化聚乙烯蜡5~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路交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路交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046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热水壶壳体生产线
- 下一篇:Pin针焊接工装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