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部脆性岩层巷道的地压消减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03364.2 | 申请日: | 2022-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49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 发明(设计)人: | 彭俊;许传华;潘堃;代碧波;孙丽军;王林飞;曾学敏;王星;李鹏程;王梓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17/00 | 分类号: | E21F17/00;E21B7/04;E21B33/13;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王宏松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脆性 岩层 巷道 地压 消减 方法 | ||
1.一种深部脆性岩层巷道的地压消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深部脆性岩层巷道施工过程中,在巷道内每间隔10—15m布设一组监测点,每组监测点包括布设在巷道内壁左右两侧的各一个监测点;
S2:巷道施工完成后,利用监测点对围岩表面位移和矿压进行监测,监测周期为3—5d,并记录下监测周期内围岩表面位移及矿压超过安全值A的监测点;
S3:在超过安全值的监测点前后各延长5—7.5m的区间作为待钻孔段,采用气动架柱式钻机,沿着巷道左右两侧的上下居中位置处水平钻设两排直线主消压孔,钻孔参数设为:孔径40—50mm、孔深15—25m、孔间距和排距分别为800—1000mm进行地压消减;
S4:对步骤S2中布设的监测点重新设置安全值B,并继续监测,监测周期为20—30d,再次记录下监测周期内围岩表面位移及矿压超过安全值B的监测点,安全值B小于等于安全值A;
若存在超过安全值B的监测点,在超过安全值B的监测点前后各延长7.5—10m的区间作为待钻孔段,采用气动架柱式钻机,沿着巷道左右两侧的上下居中位置处水平钻设一排直线辅助消压孔进行再次消减地压,钻孔参数设为:孔径20—25mm、孔深15—25m、孔间距为800—1000mm,对于辅助消压孔与主消压孔重合的钻孔段,应确保辅助消压孔与主消压孔前后错开设置,并居中设置在前后两个主消压孔之间;若不存在超过安全值B的监测点,则表示巷道地压已消减完成;
S5:采用注浆或喷涂的方法对主消压孔及辅助消压孔进行补孔或封堵;
S6:深部脆性岩层巷道投入正常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部脆性岩层巷道的地压消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S4中,采用湿式钻孔或孔口捕尘的钻孔方法,从低应力区向高应力区钻孔施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部脆性岩层巷道的地压消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安全值A为围岩表面位移0.25m~0.4m、矿压25MPa~30MPa;安全值B为围岩表面位移0.1m~0.25m、矿压20MPa~25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部脆性岩层巷道的地压消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在巷道内每间隔10m布设一组监测点,步骤S2中的监测周期为3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部脆性岩层巷道的地压消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在超过安全值的监测点前后各延长5m的区间作为待钻孔段,主消压孔的钻孔参数设为:孔径50mm、孔深20m、孔间距为800mm、排距为10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部脆性岩层巷道的地压消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监测周期为30d,辅助消压孔的钻孔参数设为:孔径25mm、孔深20m、孔间距为8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033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