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致敏性无腥味大豆分离蛋白制备装置及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03072.9 | 申请日: | 2022-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6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 发明(设计)人: | 尤章驰;袁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光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K1/34 | 分类号: | C07K1/34;B01D29/03;B01D29/92;B01F27/80;B01F23/80;C07K1/14;A23J3/16;B01F101/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章建声 |
| 地址: | 2263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致敏性无 腥味 大豆 分离 蛋白 制备 装置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低致敏性无腥味大豆分离蛋白制备装置及工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多根支腿,多根所述支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混料桶,所述混料桶的顶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进料管和注液管,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液压伸缩杆。本发明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使搅拌轴外表面固定安装的搅拌杆对大豆豆粕和水进行混合搅拌,在搅拌轴转动的同时,通过固定环用于支撑块固定安装在搅拌轴上的多个收集盒将随之转动,由于收集盒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使得收集盒在转动时能够将漂浮在液面上的豆粕表皮与杂质进行收集,提高生产出的大豆分离蛋白的洁净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豆分离蛋白制备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低致敏性无腥味大豆分离蛋白制备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大豆分离蛋白(SPI)是以低温脱脂豆粕为原料,经过碱溶酸沉工序制得的一种蛋白含量高达90%以上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但由于大豆分离蛋白自身存在的缺陷,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和使用量。首先,大豆蛋白是典型的致敏源之一,限制了食用人群。其中,大豆分离蛋白所含的β-伴大豆球蛋白(7S蛋白)被认为是主要的致敏组分。其次,大豆分离蛋白具有较重的豆腥味(主要成分是己醛),影响了食品的风味。此外,大豆分离蛋白具有一定的植酸含量。植酸被证实是一种抗营养因子,会妨碍蛋白质及金属离子的消化和吸收。酶解是一种常用的降低蛋白致敏性的方法。在大豆加工过程中,一般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豆腥味,常见的有闪蒸脱腥和加热脱腥。
现有的大豆分离蛋白在制备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混料桶对大豆豆粕和水进行混合搅拌,但是在大豆豆粕中通常会参杂有豆粕表皮和杂质,由于现有的混料桶中缺少对豆粕表皮和杂质的收集机构,导致生产出的大豆分离蛋白的洁净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低致敏性无腥味大豆分离蛋白制备装置及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低致敏性无腥味大豆分离蛋白制备装置及工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多根支腿,多根所述支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混料桶,所述混料桶的顶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进料管和注液管,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液压伸缩杆,所述端盖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贯穿支架的顶壁并与连接架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所述端盖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端盖的下表面并固定安装有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多根搅拌杆,所述混料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一侧为开口设置,所述过滤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排料管,所述过滤箱的内部设有过滤机构,所述搅拌轴靠近其顶部的外表面设有残渣收集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残渣收集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搅拌轴外表面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表面圆周方向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收集盒的外表面均匀贯穿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收集盒与进料口相邻一侧的外表面开设有排料口,所述收集盒靠近排料口处设有挡料组件,所述收集盒的内部设有挤压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插设于收集盒顶端的导杆,所述导杆贯穿收集盒的顶壁并与其滑动安装,所述收集盒的内部滑动安装有L形挤压板,所述L形挤压板的直角边与收集盒靠近进料口一侧的内壁滑动安装,且L形挤压板直角边的顶端贯穿收集盒的顶壁并与其滑动安装,所述导杆的底端与L形挤压板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所述收集盒的底部设有缓冲组件,所述导杆的外表面设有复位组件,所述端盖与L形挤压板之间设有推动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导杆与L形挤压板顶端之间的连接块,所述导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连接块与收集盒的顶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光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光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030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逐符号重构的水声扩频通信信道估计方法
- 下一篇:毛细管电泳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