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工程现场原状粘性土流态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96241.0 | 申请日: | 202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74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韦华;盛金保;周元斌;徐菲;蒋涛;何旸;刘斌;厉丹丹;王海鹏;陈海波;徐天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省骆运水利工程管理处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8G12/32;C08F289/00;C08F222/06;E02D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德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2 | 代理人: | 陶丹丹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现场 原状 粘性 土流态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将工程现场原状粘性土流态化的方法,属于原状粘性土处理的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加入适用于粘性土的表面活性剂和引气剂,优化各种材料之间的配合比,实现工程现场原状粘性土的流态化。本发明解决原状粘性土在低含水率状态下搅拌过程中容易聚合成团,难以形成流态化的问题,可显著简化流态土生产流程,提升流态土搅拌均匀性,降低流态土生产成本,工程现场应用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原状粘性土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将工程现场原状粘性土流态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地铁、建筑工程、输调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量越来越大,大型工程中均需做地基加固处理,基础加固处理中经碾压工艺成型的固化改良土技术已发展成熟、走向市场,并针对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验收等环节已形成成熟技术规程。
目前新型的基础处理技术流态土固化技术是根据工程需要和岩土特性,利用原地土源加入固化剂、水拌和均匀,形成一种流动态、低强度岩土工程材料。流态土可用于地下主体结构距边坡较为狭窄,回填深度大,施工作业困难,且回填土要求质量高的部位。流态土加固地基具有高效、低碳、环保、施工速度快、抗渗性优等诸多优势,能解决传统工程建设期间带来的扬尘、碾压振动等环境问题。
但目前将粘性土进行原地流态化处理较为困难,主要是因为粘性土颗粒较细、颗粒之间粘结较为紧密,机械拌和过程中容易搅拌成团,影响施工效率与质量。当前针对粘性土流态化的主要施工方法是将粘性土干燥后粉磨成粉,再经机械拌和成流态化运送至工程现场,施工效率相对较低,流态化过程成本较高,影响流态土技术在地基处理方面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工程现场原状粘性土在较低含水率情况下流态化的方法,包括实现原状粘性土流态化的配合比、所需关键材料与施工方法。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关键材料包括:适用于粘土的表面活性剂、引气剂和机制砂。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粘性土流态化所需的配合比按照质量份数如下:水18~25份、原状粘性土65~75份、机制砂3~6份、表面活性剂1~5份、引气剂0.05~0.15份。所述机制砂的粒径为0.63mm~5.0mm。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粘性土流态化所需的配合比按照质量份数如下:水21~25份、土67~72份、机制砂4~5份、表面活性剂3~5份、引气剂0.1份。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表面活性剂按照质量份数包括:水17~22份、37%甲醛25~32份、亚硫酸氢钠8~12份、三聚氰胺5~10份、水杨酸5~10份、氨基磺酸15~20份、氢氧化钠7~12份。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按质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水18~20份、37%工业甲醛28~30份、亚硫酸氢钠9~11份、三聚氰胺6~8份、水杨酸8~10份、氨基磺酸15~17份、氢氧化钠9~11份。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引气剂按照质量份数包括:松香25~30份、马来酸酐4~8份、聚乙二醇9~13份、30%浓度氢氧化钠15~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7~42份。
优选地,所述引气剂按质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松香26~28份、马来酸酐5~7份、聚乙二醇10~12份、氢氧化钠(30%浓度)15~17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8~40份。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00、安装搅拌器、温度计、通气管道、反应釜;然后开始执行步骤101;
步骤101、称取甲醛总质量份数的60%加入至反应釜内,随后加入预定量的亚硫酸氢钠,启动反应釜内的搅拌器进行搅拌,同时将反应釜内的温度升高至30~35℃并保持恒温,甲醛溶解亚硫酸氢钠,持续搅拌至反应釜内无结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省骆运水利工程管理处,未经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省骆运水利工程管理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962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