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压互感器准确度试验测控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93152.0 | 申请日: | 2022-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12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 发明(设计)人: | 宋守龙;顾风彪;李明华;王增文;冯春林;王义;廖斌;陈松;黄楚秋;林峰;欧庆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5/02 | 分类号: | G01R3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厉洋洋 |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互感器 准确度 试验 测控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压互感器准确度试验测控装置,包括精密互感器模块、数据采集卡、主板、绕组切换模块、负荷切换模块组和计算机;精密互感器模块的绕组输入端与被测电压互感器的多个被测二次绕组连接,精密互感器模块的绕组输出端与负荷切换模块组连接,精密互感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卡连接;数据采集卡分别与计算机和主板连接;主板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绕组切换模块和负荷切换模块组连接,绕组切换模块的绕组输入端与标准电压互感器的多个标准二次绕组连接。通过本方案,计算机可利用数据采集卡的数字端口在测试过程中控制标准互感器及被测互感器二次绕组的切换,控制和测量被测互感器二次绕组接入负荷的大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压互感器准确度试验测控装置。
背景技术
电压互感器的准确度试验是利用互感器校验仪将被测电压互感器的二次输出电压与标准电压互感器的二次输出电压进行比较并测出比值误差和相位误差。电压互感器通常具有测量绕组、保护绕组及剩余电压绕组等多个(目前通常最多为5个)二次绕组,试验时需对每个二次绕组进行误差测量。
目前大多数电压互感器生产企业在进行电压互感器准确度试验时,都是采用人工接线方式切换被测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以及标准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人工改变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的负荷,人工记录试验数据,切换被测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简称被测二次绕组)及被测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简称标准二次绕组)时需切断试验电源后进行改接线,操作繁琐、耗时较长。电压负荷箱在使用过程中损坏或参数发生变化难以及时发现,造成测试结果失真。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压互感器准确度试验测控装置,包括精密互感器模块、数据采集卡、主板、绕组切换模块、负荷切换模块组和计算机,所述负荷切换模块组包括多个负荷切换模块,一个所述负荷切换模块对应一个被测二次绕组;
所述精密互感器模块的绕组输入端与被测电压互感器的多个被测二次绕组连接,所述精密互感器模块的绕组输出端与所述负荷切换模块组连接,所述精密互感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数据采集卡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卡分别与所述计算机和所述主板连接;所述主板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绕组切换模块和所述负荷切换模块组连接,所述绕组切换模块的绕组输入端分别与标准电压互感器的多个标准二次绕组和多个被测二次绕组连接;
所述精密互感器模块,用于按照设定比例将每个所述被测二次绕组的电压及电流进行转换,并将转换后的电压和电流信号发送至数据采集卡;
所述计算机,用于通过数据采集卡采集每个所述被测二次绕组的电压和电流信号,用于对每个所述被测二次绕组所接的负荷值进行实时监测;
所述计算机,还用于根据预设试验流程,确定目标被测二次绕组、目标标准二次绕组以及所述目标被测二次绕组对应的目标负荷值,生成所述目标被测二次绕组对应的绕组切换模块和各个所述负荷切换模块中每个模块对应的控制信号和地址信号,并将生成的控制信号和地址信号发送至所述主板,对于每个所述绕组切换模块,所述地址信号表征所述当前二次绕组对对应的标识,对于每个所述负荷切换模块,所述地址信号表征了所述负荷切换模块对应的标识,对于每个所述负荷切换模块及绕组切换模块,所述控制信号中包括该负荷切换模块的当前目标负荷值,以及当前目标被测二次绕组的标识和当前目标标准二次绕组的标识;
所述主板,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目标被测二次绕组的标识和当前目标标准二次绕组的标识,控制所述绕组切换模块中各个继电器的通断,以确定所述当前目标被测二次绕组和当前目标标准二次绕组;以及根据所述地址信号,通过与所述地址信号对应的负荷切换模块控制所述目标被测二次绕组所接入的负荷值,以使所述当前目标被测二次绕组所接入的负荷值为所述当前目标负荷值。
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桂林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931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