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铈稳定氧化锆陶瓷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90974.3 | 申请日: | 2022-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20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千粉玲;贺智勇;王晓波;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钢研新冶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48 | 分类号: | C04B35/48;C04B35/622;G21C11/08;G21C13/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丞瀚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0 | 代理人: | 白月霞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稳定 氧化锆 陶瓷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复合铈稳定氧化锆陶瓷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1)在含有硝酸铈、稀土金属的硝酸盐和氧氯化锆的原料中,加入氨水,得到稀土氧化物掺杂的氧化铈稳定氧化锆粉;(2)对稀土氧化物掺杂的氧化铈稳定氧化锆粉喷雾造粒、干压成型,得到稀土氧化物掺杂的氧化铈稳定氧化锆生坯;(3)将稀土氧化物掺杂的氧化铈稳定氧化锆生坯进行烧结,得到复合铈稳定氧化锆陶瓷。本申请通过将铈和其他稀土金属引入氧化锆的晶格中,从而引起氧化锆的晶格畸变;另外,通过调控后续的喷雾造粒、成型压力和烧结工艺,得到含有一定气孔率的氧化锆陶瓷。通过晶格畸变和调整气孔降低氧化锆陶瓷的热导率,制备出兼具力学性能和低导热性的新型隔热陶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铈稳定氧化锆陶瓷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氧化锆陶瓷具有高韧性、高抗弯强度和高耐磨性,优异的隔热性能,热膨胀系数接近于钢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结构陶瓷领域;另外,由于其优异的耐高温性能,使其能够作为感应加热管、耐火材料、发热元件使用;再者,氧化锆陶瓷还具有敏感的电性能参数,主要应用于氧传感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高温发热体等领域。但是氧化锆在高温加热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体积变化,容易造成产品的开裂,从而限制了其在高温领域的应用。
为了解决该问题,通常在氧化锆陶瓷中添加稳定剂,从而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其中,氧化铈稳定四方多晶氧化锆陶瓷由于优异的力学性能、耐高温耐腐蚀以及良好的性能稳定性,且热导率远小于金属(约1~3W/(m·K)),因此可以作为一般的阻热材料。但是氧化铈稳定四方多晶氧化锆陶瓷的硬度和强度偏低,使其应用场景受到限制;此外,虽然其热导率小于金属,但是仍不能满足在严苛高温环境下隔热材料的要求,因此,还需要进一步降低其热导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复合铈稳定氧化锆陶瓷的制备方法;其通过将硝酸铈和其他稀土金属与氧氯化锆共沉淀,将铈和其他稀土金属引入氧化锆的晶格中,从而引起氧化锆的晶格畸变;另外,通过调控后续的喷雾造粒、成型压力和烧结工艺,得到含有一定气孔率的氧化锆陶瓷,从而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发明点是提供一种复合铈稳定氧化锆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1)在含有硝酸铈、稀土金属的硝酸盐和氧氯化锆的原料中,加入氨水,得到稀土氧化物掺杂的氧化铈稳定氧化锆粉;(2)对稀土氧化物掺杂的氧化铈稳定氧化锆粉喷雾造粒、干压成型,得到稀土氧化物掺杂的氧化铈稳定氧化锆生坯;(3)将稀土氧化物掺杂的氧化铈稳定氧化锆生坯进行烧结,得到复合铈稳定氧化锆陶瓷。
可选地,铈元素、稀土金属元素与锆元素的摩尔比为:(2-9):(1-10):100。
可选地,干压成型的条件为:压力20~80MPa,时间10~100s。
可选地,喷雾造粒之后的粒径为50~70μm;氧化锆生坯的密度为3.0~4.0g/cm3。
可选地,烧结温度为1200~1300℃,烧结时间为30~120min。
本申请的另一个发明点是,提供一种如上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复合铈稳定氧化锆陶瓷。
可选地,在复合铈稳定氧化锆陶瓷中,氧化铈的摩尔含量为2~9%,稀土氧化物的摩尔含量为1~10%。
可选地,复合铈稳定氧化锆陶瓷的气孔率为5~10%;热导率为0.2~1.0W/(m·K)。
本申请的又一个发明点是,提供一种如上任一所述的复合铈稳定氧化锆陶瓷在阻燃材料、阻燃板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钢研新冶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钢研新冶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909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