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锅炉进料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80336.3 | 申请日: | 2022-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27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高勇;熊建;张凯鑫;任鲁军;杜丽娟;罗玉琴;邱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光谷蓝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3/00 | 分类号: | F23K3/00;F23K1/00;F26B21/00;F25D1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朱迪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锅炉 进料 系统 | ||
一种生物质锅炉进料系统包括:连续进料器,所述连续进料器的进料端与生物质燃料上料装置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连续进料器的出料端与生物质锅炉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连续进料器包括:螺旋给料装置、导风壳体,所述导风壳体套设于螺旋给料装置外部,所述螺旋给料装置顶部设置有电力驱动装置,所述导风壳体的上端侧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导风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导风壳体的内圆周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导风槽,所述螺旋给料装置上设置有冷却水循环通道。本设计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进料温度、避免燃料自燃,而且能够提高燃烧效率,实现能量的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锅炉进料系统,具体适用于优化进料流程、避免在进料过程中生物质燃料回火。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减排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对生物质废弃物的能量利用的需求也越来越普遍,现有生物质锅炉的原理是,将生物质废弃物打碎成小颗粒后,通过输送装置送入生物质锅炉燃烧,将水加热为蒸汽待进一步利用。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设备往往出现一些问题,影响生产效率和生产可靠性。现有生物质锅炉的从进料到生产往往采用自动化流程,生物质锅炉的进料,是在竖直的进料筒内,采用分段式开闭的方式将生物质燃料送入锅炉进料口,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锅炉内的热气进入进料系统,使燃料在进料阶段发生回火燃烧。
然而现有设备的效果并不理想:
1、开闭的送料门的确阻隔了热空气的进入,但是热量的传递仍然存在,当热量不断累积,进料筒的温度会持续升高,生物质燃料在进料筒内的高温环境下还是会发生回火现象,损坏设备、造成安全隐患。
2、分段式开闭的方式是每次当燃料积累到一定量后,将上方的门关闭、下方的门打开进料,然后再由锅炉内的运输装置将其运输到锅炉的燃烧中心,造成了进料的不连续,进而部分燃料在锅炉内燃烧不充分的问题,不利于能量的吸收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料回火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避免燃料回火的生物质锅炉进料系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生物质锅炉进料系统,包括:连续进料器,所述连续进料器的进料端与生物质燃料上料装置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连续进料器的出料端与生物质锅炉的进料口相连通;
所述连续进料器包括:螺旋给料装置、导风壳体,所述导风壳体套设于螺旋给料装置外部,所述螺旋给料装置顶部设置有电力驱动装置,所述导风壳体的上端侧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导风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导风壳体的内圆周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导风槽,所述螺旋给料装置上设置有冷却水循环通道。
所述导风壳体的外壁下端套设有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焊接固定于导风壳体上。
所述冷却盘管的进水端与水泵的出水管路相连通,所述冷却盘管的出水端与第二软水箱相连通。
所述导风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给水箱,所述给水箱顶部通过轴承与转轴旋转配合;
所述给水箱分为上层的进水箱和下层的回水箱,所述进水箱和回水箱均通过密封圈与螺旋给料装置的转轴密封配合,所述进水箱通过转轴开设的进水口与冷却水循环通道相通,所述冷却水循环通道通过回水口与回水箱相通。
所述进水箱的进水接口与水泵的出水管路相连通,所述回水箱的出水接口与第二软水箱相连通。
所述螺旋叶片为中空结构,螺旋叶片顶部的腔体与转轴内冷却水循环通道的进水管道相通,所述螺旋叶片底部的腔体与转轴内冷却水循环通道回流管道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光谷蓝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光谷蓝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803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避免同色异谱染料拼混仿色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一次成型地面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