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避免同色异谱染料拼混仿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80323.6 | 申请日: | 2022-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28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胡玲玲;陆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G06F30/2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7 | 代理人: | 仵君粉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色异谱 染料 拼混仿色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避免同色异谱染料拼混仿色的方法,属于纺织品的染色或印花技术领域。先建立超定方程组,求取该超定方程组的最小二乘解,计算得到拼混染料的最佳浓度配方;再由配方浓度得到拼混样的吸收光谱曲线,与标样曲线对比,判断配方的可行性。本申请方案极大简化了仿色实验操作过程,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能源消耗。通过模拟标样染料的吸收光谱曲线而得到的拼混染料,其光谱特性与标样一致,可从根本上避免出现同色异谱现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避免同色异谱染料拼混仿色的方法,属于纺织品染色或印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商品染料的开发过程中,单组分、单一结构染料常因其结构、性能的限制不能满足更高标准(如高牢度、低成本、环保等)的使用需求而被多组分染料混合物所替代。拼混已成为目前大多数染料公司进行新型、高性能商品染料开发的主要手段。在多组分染料的拼混过程中,对其颜色进行调配使之与标样色光一致是一个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因不同种类染料的颜色极其之多,针对某一颜色进行色光模拟时可能存在几十、上百种拼混方案,确定最佳的替代染料组合方式及其拼混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传统拼混染料实现仿色的方法是基于色度法进行的:先初步选定染料,按不同配比混合在一起对织物进行染色,然后人眼或借助测配色软件来识别染色样与标样染色物的色差,再调整配方,经过多次打样、对色及调节染料拼混比例,得到与标样颜色一致的配方。
但拼混物的仿色,目的是为了得到与目标颜色一致的拼混配方或一致的染料拼混比,以便后续的染料商品加工,而不是像印染工厂为了得到实际的染色织物,因此染色打样并非确定配方和颜色的唯一手段。选择何种方法确定拼混染料仿色配方与颜色的识别方法有关。之所以目前普遍采用上述色度法来进行染色打样,只是为了便于肉眼对染色布进行观察,从而直观地判别颜色是否达到一致。
但色度法颜色调配存在下述缺陷:
(1)颜色调配过程不但操作复杂、费时费力,而且耗费大量染化料、水、电及能源。即便采用先进的测配色软件作为辅助,也避免不了大量的重复染色过程,不利于节能减排及提高生产效率。
(2)因不同结构染料的光谱特性不同,当参与配色的染料结构选择不当时,获得的配色方案极有可能因出现与标样的同色异谱现象(即俗称的“跳灯”),而导致需要重新选择染料来重复上述过程。
(3)无论通过人眼识别还是测色仪测定色差,传统色度法均是基于染色织物对光线的反射光谱(太阳光照射在染色布上,其中染料选择吸收了某一波长范围的光,而将其余波长的光反射出来进入人体视觉系统或机器,因而得到对该染色物的颜色印象或数据)来进行的,因材料对光线反射的影响因素较多,即便采用相同配方和染色工艺,当染料染着于不同织物上或材料的表面状况不同时,都会出现颜色差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可避免同色异谱染料拼混仿色的方法,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拼混染料的吸收光谱曲线,并与标样光谱曲线对比,来确定染料组合方式及拼混比的数字化仿色方法,从根本上避免不同结构染料拼混时易出现的“跳灯”现象。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避免同色异谱染料拼混仿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标样和拼混组分的颜色特征,选择拼混用组分染料。染料拼混时可随机组合,也可采取“颜色互补”原则进行组合。按实际需要可分别进行二组分、三组分、四组分、五组分、六组分等的不同组合,得到含有不同数量染料的多种拼混组合方式。
(2)对标样和所有选定的组分染料分别进行可见光范围(380nm~780nm)内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测定,建立基础数据表单。
上述基础数据表单的确定过程如下:
1)称取一定量商品染料,用适当溶剂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染料母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803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泵气蚀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锅炉进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