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护理用喂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479979.6 | 申请日: | 2022-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69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燕;乔丽娜;冯晓晨;高逸文;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J7/00 | 分类号: | A61J7/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王俊卿 |
| 地址: | 26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护理 用喂药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医疗护理用喂药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管塞杆,所述管体的顶端横向等距离开设有通孔,且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固定盒,所述管体表面通孔的内部前后分别固定连接有位于固定盒下方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盒的内侧周向固定连接有盛接盒。通过胶囊体设置在固定盒的内侧,通过管塞杆伸入管体的内侧时,管塞杆的端部会推动固定杆向管体的外侧移动,令胶囊体被固定杆作用力拉动向靠近固定柱的方向移动,使胶囊体位于盛接盒的外侧部分和盛接盒一起形变套设在固定柱的外侧,使胶囊体整体的体积减少,令胶囊体更加的便于吞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疗护理用喂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喂药器主要分为针筒式、滴管式和奶嘴式三种,主要使用的药品为冲剂药品,使用人群为婴幼儿和卧床病人。使用时,药品由喂药器吸入,通过手动挤压或推动的方式使内部的药液流出,完成病人的喂药操作。
对于吞服的胶囊类药品,其采用明胶材质,明胶受热后软化形变。明胶胶囊的结构为上、下两半套接的圆角柱形,其上下的连接处设有通气孔以便于平衡内外部压强,来保证胶囊套接的稳定性,同时,因胶囊的生产特性,胶囊本身仅有一半体积的药粉量,在一粒胶囊吞服的过程,需要的最佳水量一般为150-200ml。在进行胶囊类的药丸喂药时,现有的喂药器仅进行水的送服,利用率小且效果不好。
在需要吞服药品时,明胶胶囊因体积大,一部分食道窄小的患者吞服胶囊会在喉咙部卡住,且病患卧床时,因胶囊内侧的气体导致胶囊整体浮在口腔内液面的上方,容易造成水已经吞下而胶囊药丸未被吞下的情况,从而需要多次吞服,有发生呛咳的可能,吞服过程繁琐且有一定的风险;另外,胶囊吞服最好使用温开水,以达到药效,吞服时,先喝水再放入药丸的难度大,而先放药丸,药丸的明胶材质会粘附在口腔黏膜的表面,影响吞服过程,增加了胶囊的吞服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医疗护理用喂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疗护理用喂药装置,具备便于胶囊喂药、提高喂药效率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胶囊药物不易吞服和水量不宜控制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疗护理用喂药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管塞杆,所述管体的顶端横向等距离开设有通孔,且管体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固定盒,所述管体表面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固定盒下方的固定板,一个所述通孔的内侧连接的固定板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板的轴线方向与管体的轴线方向相同,两个所述固定板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盒的内侧周向固定连接有盛接盒,所述固定盒与盛接盒的连接部分和固定盒位于盛接盒的上方部分均为硬质材质,所述固定盒与盛接盒连接部分的下方部分为竖向弹性伸缩材质,所述固定盒两侧壁的内部分别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盒位于盛接盒顶端下方的部分与固定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顶端面与固定盒之间的接触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邻面之间均横向滑动连接弹性囊,所述弹性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杆的内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侧面均连接有位于固定盒周向方向的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管体开口处的一端通过活动卡位槽与固定杆的侧面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板远离管体开口处的一端与固定杆的侧面之间固定连接,靠近管体开口处的一个所述固定杆外侧固定连接有抵位块,所述固定盒内侧设有位于盛接盒上方的胶囊体。
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外侧活动卡接有胶囊导板,所述管体针头处的外侧活动卡接有软管。
优选的,所述固定盒的形状呈中空的圆柱形,且固定盒的内径大于胶囊体的直径,所述固定盒位于盛接盒连接位置下方的部分弹性形变,且固定盒弹性部分保持固定杆伸入管体内侧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形状呈顶端圆角的柱形,所述固定柱的直径小于盛接盒的直径,所述固定柱的最顶端局部与盛接盒的最底端局部之间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799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