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湿度传感器感应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72941.6 | 申请日: | 2022-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83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蔡涛;周明;王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拓普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枣庄小度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2 | 代理人: | 胡强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湿度 传感器 感应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湿度传感器感应装置,包括温度感应装置、湿度感应装置、感应接收器、连接线,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固定在感应接收器的侧面,所述湿度感应装置固定在温度感应装置的顶侧,且湿度感应装置通过连接线连接感应接收器上。本本发明优化了温度湿度感应装置的设置,改变传统的感应方法,改进为一种更加精准的湿度感应结构,温度感应器中的应力金属棒和应力感应器配合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感应精度,而湿度感应结构采用校准式的感应方式,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降低瞬时环境对于湿度感应的误差,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湿度传感器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温度湿度传感器,是通过特定的结构检测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然后展现给使用者一种直观的检测结构,传统的温度传感器多数采用金属膨胀和金属弯曲的原理进行检测,检测方式简单的同时,检测元件的成本也低,但是湿度检测器由于多数采用单湿度探测结构,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可能存在检测效果不好,或者和实际效果不符的检测结果,为了提高温度湿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特此设计一种温湿度传感器感应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湿度传感器感应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湿度传感器感应装置,包括温度感应装置、湿度感应装置、感应接收器、连接线,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固定在感应接收器的侧面,所述湿度感应装置固定在温度感应装置的顶侧,且湿度感应装置通过连接线连接感应接收器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温度感应装置由固定侧板、上层悬吊板、应力感应器、悬吊滑板、悬吊环、应力金属棒组成,所述固定侧板设置在上层悬吊板的侧端底侧,所述上层悬吊板的底面开设有滑板滑槽,所述悬吊滑板设置在悬吊环的顶侧,且悬吊滑板和悬吊环一体设置,所述应力金属棒的前端固定在固定侧板的后侧面中心,所述悬吊环套置在应力金属棒的外侧,所述上层悬吊板的后侧端固定在感应接收器的侧面,所述应力感应器固定连接在感应接收器的侧面底端,所述应力金属棒的后侧端固定在应力感应器的前侧面中心,所述悬吊滑板设置在滑板滑槽内,且悬吊滑板可在滑板滑槽内移动,所述湿度感应装置固定在上层悬吊板的顶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湿度感应装置由感应仓壳、分层湿敏电阻、分层板、流通窗口、感应电源组成,所述感应电源设置在感应仓壳的内部后端,所述分层板和分层湿敏电阻设置在感应仓壳内,所述分层湿敏电阻设置有多组,多组分层湿敏电阻等间距排列设置在感应仓壳内部,所述分层板设置有多组,多组分层板设置在多组分层湿敏电阻之间,所述流通窗口设置在感应仓壳的内侧端侧壁,所述分层湿敏电阻分别连接感应电源,所述感应电源通过连接线连接感应接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优化了温度湿度感应装置的设置,改变传统的感应方法,改进为一种更加精准的湿度感应结构,温度感应器中的应力金属棒和应力感应器配合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感应精度,而湿度感应结构采用校准式的感应方式,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降低瞬时环境对于湿度感应的误差,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总体外观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湿度感应装置半剖示意图。
图中:温度感应装置1、湿度感应装置2、感应接收器3、连接线4、固定侧板5、上层悬吊板6、应力感应器7、悬吊滑板8、悬吊环9、应力金属棒10、滑板滑槽11、感应仓壳12、分层湿敏电阻13、分层板14、流通窗口15、感应电源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一种温湿度传感器感应装置,包括温度感应装置1、湿度感应装置2、感应接收器3、连接线4,所述温度感应装置1固定在感应接收器3的侧面,所述湿度感应装置2固定在温度感应装置1的顶侧,且湿度感应装置2通过连接线4连接感应接收器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拓普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拓普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729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