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藏茵陈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70991.0 | 申请日: | 202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87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彩霞;文怀秀;毕宏涛;赵晓辉;刘增根;董琦;杨红霞;陈晨;胡娜;刘家元;王雪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9/16 | 分类号: | A61K9/16;A61K36/51;A61K47/38;A61K47/26;A61P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全学荣;张娟 |
地址: | 810000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茵陈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藏茵陈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藏茵陈提取物20~30份、填充剂60~65份、粘合剂2~6份、崩解剂6~10份、助流剂0.5~1.5份;所述藏茵陈提取物是藏茵陈的醇提物。本发明藏茵陈颗粒剂不仅质量符合药典的要求,且成本低,适用于实际工业化大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藏茵陈颗粒剂。
背景技术
藏茵陈系龙胆科璋牙菜属植物川西璋牙菜(Swertia mussotii Franch.),是民间藏医用于治疗肝炎的单方草药,于1975年将其用于临床,曾以内服单味煎剂治疗急性黄疽型传染性肝炎,取得了一定疗效。因本药煎剂味极苦,患者难于接受,目前有将其制成颗粒剂用于临床,但由于藏茵陈提取物粘性大,流动性差,辅料选择不当易造成颗粒剂的成本高,不利于实际大生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藏茵陈颗粒剂,它是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
藏茵陈提取物20~30份、填充剂60~65份、粘合剂2~6份、崩解剂6~10份、助流剂0.5~1.5份;
所述藏茵陈提取物是藏茵陈的醇提物。
进一步地,它是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
藏茵陈提取物26份、填充剂61份、粘合剂4份、崩解剂8份、助流剂1份。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剂为微晶纤维素和/或乳糖。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剂为质量比1:1的微晶纤维素和乳糖。
进一步地,所述粘合剂为羟丙甲纤维素。
进一步地,所述崩解剂为羧甲基淀粉钠。
进一步地,所述助流剂为硬脂酸镁。
进一步地,所述藏茵陈提取物是藏茵陈全草加75%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去乙醇和杂质的提取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前述的藏茵陈颗粒剂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a、按前述配比称取原辅料;
b、取原辅料过80目筛,混匀,加入水制软剂,过24目筛,制得药物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过80目药典筛2~3次,水为去离子水,过24目标准筛。
本发明藏茵陈颗粒剂,通过特定辅料种类及用量,使制得的颗粒剂不仅质量符合药典的要求,且成本低,适用于实际工业化大生产。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 不同微晶纤维素与乳糖比例溶出图
图2 干燥前①
图3 干燥后①
图4 崩解剂种类溶出率
图5 干燥前②
图6 干燥后②
图7 不同崩解剂比例溶出率图
图8 干燥前和干燥后③
图9 不同粘合剂比例
图10 干燥前和干燥后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709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二氧化碳防治种苗上叶螨、蓟马的方法
- 下一篇:自动遮挡插电口拖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