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融合型机顶盒网络连通性检测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69209.3 | 申请日: | 202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65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锋;黎明;方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3/0811 | 分类号: | H04L43/0811;H04L43/50;H04L43/12;H04W24/08;H04N21/442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宋鹏程 |
地址: | 6113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融合 机顶盒 网络 连通性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融合型机顶盒网络连通性检测的装置及方法;本发明通过网关单元CPU和机顶盒单元CPU的GPIO直接相连,相当于在硬件层面模拟出了一个“虚拟网卡”,结合Linux内核中断机制,将该“虚拟网卡”输入信号与机顶盒单元的真实网卡的网卡中断号相连,当GPIO输入信号发生改变时,相当于机顶盒单元的网卡断开连接操作,进而触发了内核网络中断机制,通过内核通知Android系统,进而与Android系统自身的网络管理机制相关联;使得基于Android网络机制开发的应用,都能及时判断当前的网络变化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融合型机顶盒网络连通性检测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融合型机顶盒包括机顶盒单元和网关单元,融合型机顶盒的网络出入口统一为网关单元的网络接口,机顶盒单元的网络与网关单元连接,在物理上直接连通,对外没有物理上的单独接口;网关单元的网线插拔或光纤插拔,机顶盒单元无法在物理上感知,需要网关单元检测到网络变化情况后通知机顶盒单元;融合型网关类产品,网络是实现其他一切功能的基础,因此在实现网关单元通知机顶盒单元网络变化的情况就成为了一个关键且重要的技术,目前常采用的技术方案主要分为一下两种方式:
1.通过ping的方式,即通过ping指定的IP地址或域名地址,当ping通过了该地址,则认为网络已通;但在采用该种方式时,ping地址要真实存在,如果使用过程IP或者域名失效,或者IP以及域名地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开始禁ping,那么采用上述方式就无法正确的判断网络状态。
2.网卡二层数据交换的方式,通过机顶盒单元的网卡与网关单元的网卡相连的特性,通过二层数据交换,使用socket完成二者间数据传输,来通知网络的连通状态;但通过socket通讯虽然可以完成网络状态数据传输,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会出现数据出错或者延时的情况,对机顶盒单元的网络状态判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一定的影响。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方式是通过应用层来实现的,无法和Android系统的网络机制相关联,无法触发Android系统自身的网络广播通知机制。
基于上述可知,目前对于机顶盒网络状态的感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融合型机顶盒网络连通性检测的装置及方法,拟解决现有检测方式无法正确的判断网络状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实现融合型机顶盒网络连通性检测的装置,包括机顶盒单元和网关单元,所述网关单元CPU的GPIO接口作为输出口与机顶盒单元CPU的GPIO接口相连接,机顶盒单元基于接收到的高低电平信号来转换成对应的网络状态数据。
一种实现融合型机顶盒网络连通性检测的方法,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装置检测融合型机顶盒网络连通性的步骤如下所述:
网关单元检测网络状态,基于网络状态向机顶盒单元输出电平信号,机顶盒单元判断接收到的电平信号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信号,若是低电平信号则触发内核中断机制,断开网络连接;若是高电平信号则触发内核中断机制,开始网络连接。
进一步的,当网关单元刚启动时,系统初始化,若此时网关单元未接入网线或者光纤,则网关单元无电平信号输出,机顶盒单元的GPIO口未检测到电平信号的改变,则触发内核中断机制,断开网络连接;若网关单元接入网线或光纤,且处于有网状态时,则网关单元输出高电平,机顶盒单元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后,触发内核中断机制,开始网络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692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