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ARM和FPGA的高速缓冲型CAN总线通信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69150.8 | 申请日: | 202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67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田英峰;杨明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长远电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 |
代理公司: |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rm fpga 高速 缓冲 can 总线 通信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ARM和FPGA的高速缓冲型CAN总线通信系统及方法,所有元器件均采用国产芯片进行设计,FPGA中建立双端口RAM与两个ARM处理器连接,在两个ARM芯片中建立2个环形缓冲队列Queue‑Tx1、Queue‑Tx2和Queue‑Rx1、Queue‑Rx2;Queue‑Tx1和Queue‑Rx1作为与FPGA芯片交换数据缓冲,Queue‑Tx2和Queue‑Rx2作为CAN总线收发数据的缓冲;由于采用了双缓冲队列的方法处理大数据量CAN总线传输,将计算机CAN总线的数据接收能力和数据收发能力大大提高,数据发送能力达到11000帧/秒;数据接收能力达到14000帧/秒,数据发送和接收能明显提高,单次发送10000帧不丢失数据,达到用户缓存100帧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CAN总线通信领域,涉及一种基于ARM和FPGA的高速缓冲型CAN总线通信系统及方法,解决在大数据量传输过程中,CAN总线会出现传输时间过长、效率低,甚至产生丢失数据的现象,而针对性的提出双缓冲CAN总线通信的方法。
背景技术
CAN总线技术具有报文自动滤波重发、极低的误码率和高通信率等特点在工业、军事领域中广泛应用。当前基于PCIe接口的CAN总线接口卡存在数据吞吐率偏低,在需要突发传输大量数据的情况下,出现传输时间过长、甚至丢失数据的问题。在某型侦察车中,各种装备均通过CAN总线连接,CAN总线通信的负载率和发送帧数据量均较大,因此需要实现高速大数据量CAN总线通信设计。
为了保障装备的顺利研发和生产,保障装备的信息安全、自主可控,装备的国产化势在必行。并且由于高新技术制裁、国外芯片产能萎缩等因素影响,使用国外芯片进行设计已经不合时宜,现有装备或新研装备需进行国产化改造或重新设计,从而达到不被卡脖子的目的。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ARM和FPGA的高速缓冲型CAN总线通信系统及方法,所有元器件均采用国产芯片进行设计,结合常见的方案进行优化和提升,解决装备国产化和在突发传输大量数据的情况下数据传输稳定性、可靠性的问题。硬件设计为PCIe装双通道CAN总线的通信板卡。板卡安装在国产化机箱通,通过PCIe接口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交互。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ARM和FPGA的高速缓冲型CAN总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PCIe总线转并行局部总线芯片、可编程门阵列芯片FPGA和两个基于Cortex-M3架构的ARM处理器;FPGA中建立双端口RAM与两个ARM处理器连接,一个端口与ARM-1的PSMC总线端口连接,传输地址总线和MEM数据,另一个端口与ARM-2的PSMC总线端口连接,传输地址总线和MEM数据;FPGA与PCIe桥片之间连接端口为地址总线、MEM数据和I/O数据线,与两个ARM处理器连接端口还有I/O数据线;两个ARM处理器分别连接两个CAN收发模块;所述FPGA中建立四个DPRAM,其中DPRAM-1分配给上位机写,DPRAM-2分配给上位机读,DPRAM-3分配给下位机写,DPRAM-4分配给下位机读。
一种采用所述基于ARM和FPGA的高速缓冲型CAN总线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两个ARM芯片中建立2个环形缓冲队列Queue-Tx1、Queue-Tx2和Queue-Rx1、Queue-Rx2;Queue-Tx1和Queue-Rx1作为与FPGA芯片交换数据缓冲,Queue-Tx2和Queue-Rx2作为CAN总线收发数据的缓冲;通信步骤如下:
当上位机发送数据时,数据依次从FPGA双端口RAM发送至ARM芯片的一级缓冲Queue-Tx1和二级缓冲Queue-Tx2,CAN控制器从二级缓冲Queue-Tx2中按帧将数据取出发送至CAN总线;
当CAN总线收到数据时,判断数据的合法性后将数据依次通过ARM的二级缓冲Queue-Rx2、一级缓冲Queue-Tx1输入FPGA双端口RAM中,上位机通过DMA方式从双端口RAM中将数据读取至CPU内存单元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长远电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长远电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691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