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套使用的测温针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68007.7 | 申请日: | 202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6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开贤;杨斌;范捷;任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亿高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3/20 | 分类号: | G01K13/20;G01K1/00;G01K1/16;A61B18/18 |
代理公司: | 南京行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04 | 代理人: | 赵洪玉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中国(江苏)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套 使用 测温 | ||
本发明涉及配套使用的测温针,包括内部为空腔结构的针头,和针头配套的针杆以及和针杆配套的手柄;空腔结构为预设形状,在空腔内设有测温装置使得测温装置和针头内部形成间隙,在间隙内填充有导热介质层。还测温针能够抗电磁干扰,测温精确,保证在微波消融治疗过程中科院实时检测靶组织区的温度,从而确保治疗疗效以及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脊柱实时测温的超细测温针。
背景技术
近年来,微波消融技术已逐渐应用于脊柱肿瘤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微波消融治疗脊柱肿瘤的临床应用方面仍存在一些争议,包括适应症的选择、消融的功率、消融时间以及温度的控制等。医学界普遍认为42.5℃-43℃为肿瘤细胞的死亡温度,45℃则视为上限的安全治疗温度。若超过安全温度,微波消融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能损伤周围重要组织,尤其是脊髓、神经组织;若温度过低,不仅治疗效果微弱,还有可能加速癌细胞的扩散,因此在肿瘤热疗过程中,准确的检测并控制温度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由此诞生了一种在肿瘤消融过程中配套使用的测温针,在针内部安装有测温热电偶,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是传统测温方法的核心器件,但其由于易受电磁干扰等问题较难应用在苛刻的工作环境中,并且由于热电偶和针内部产生间隙,导致热传递效果不好,测温效果也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配套使用实时测温的测温针,解决现有医用测温针在高频下测温容易受干扰及快速测温的精确性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配套使用的测温针,包括内部为空腔结构的针头,和所述针头配套的针杆以及和所述针杆配套的手柄;所述空腔结构为预设形状,在所述空腔内设有测温装置使得所述测温装置和所述针头内部形成间隙,在所述间隙内填充有导热介质层。
进一步,所述针头空腔内表面各个点到所述测温装置的外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
进一步,所述测温装置被所述导热介质层完全包裹在里面,所述被包裹的测温装置被完全安装在所述空腔内。
进一步,所述导热介质层为导热硅胶。
进一步,所述导热硅胶内含有金属颗粒。
进一步,所述测温装置还连接有传输线,所述传输线外表镀有至少一层绝缘层。
进一步,所述绝缘层有三层。
进一步,所述传输线外部套设有绝缘套管。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在消融过程中能实时进行温度监测的测温针,具有抗电磁干扰,耐腐蚀的,能进行较高精度温度测量的特点,来保证在微波消融治疗过程中科院实时检测靶组织区的温度,从而确保治疗疗效以及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测温针针头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测温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测温针测温效果试验对比图。
针头-1,针杆-2,空腔结构-3,测温装置-4,间隙-5,手柄-6,传输线-7,绝缘层-8,绝缘套管-9,电缆-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且,各个实施例之间不是相对独立的,根据需要可以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优的效果。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亿高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亿高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680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