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随桥跨越支架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65517.9 | 申请日: | 202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62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罗兆成;杨青;吴欣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燃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2 | 分类号: | F16L3/02;E01D18/00;E01D19/00;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林玉杰 |
地址: | 51005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越 支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桥跨越支架及施工方法,随桥跨越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其下部并排设置有两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连接部,两个连接部之间具有用于夹置桥墩盖梁的端部的间隙,每个连接部上均设置有锚板;锚栓,用于与锚板相互配合以将连接部固定在桥墩盖梁上。使用时,将随桥跨越支架设置在桥墩盖梁上以用于敷设燃气管道,桥墩盖梁作为桥梁的承重构件,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且不易发生损坏,有利于防止随桥跨越支架因桥梁构件发生损坏而失效,其中,支架主体的下部并排设置有两个水平延伸并用于夹置桥墩盖梁的端部的连接部,连接部通过锚板以及锚栓连接于桥墩盖梁,该布置方式使得锚栓仅受剪力,改善了锚栓的受力情况,有利于延长锚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管道敷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随桥跨越支架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天然气的推广与普及,燃气管道的建设随之不断加快,其中,燃气管道在敷设时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河道,目前燃气管道跨越河道时主要采用定向钻穿越和随桥跨越这两种方法,其中,定向钻穿越的方法对于出入钻点周边环境的要求较高,当河道两岸均有临水建筑物时难以实施,此时需要采用随桥跨越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新建的桥梁会在人行道下方预留用于敷设燃气管道的管沟,但是,对于未预留管沟的老旧桥梁,需要在桥梁两侧的混凝土防撞墩或者桥梁翼缘段通过增设支架以敷设燃气管道,而该做法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支架的锚固位置容易导致支架失效,由于现有支架的锚固位置通常位于桥梁的非承重构件上,而桥梁的非承重构件的承载力安全系数较低,因此在桥梁的非承重构件上增加外部载荷时很容易导致桥梁的非承重构件发生损坏,从而导致燃气管道的支架失效;2.现有支架所采用的锚固方法对桥梁结构的损伤较大,现有支架采用膨胀锚栓与桥梁连接,而膨胀锚栓容易使桥梁结构相应的位置产生微小的裂缝,从而对桥梁结构造成损伤;3.现有支架的布置方式不合理,现有支架采用三角形支架,导致部分用于固定现有支架的锚栓处于同时受到拉力及剪力的状态,外加锚栓的数量不足,很容易导致锚栓发生破坏,从而缩短了现有支架的使用寿命;4.现有支架导致燃气管道的局部应力较大,由于现有支架主要通过管卡固定燃气管道,导致现有支架与燃气管道的接触面积较小,从而使得现有支架的支反力作用于燃气管道时所产生的应力较为集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设置在桥墩盖梁上的随桥跨越支架,有利于防止随桥跨越支架因桥梁构件发生损坏而失效,同时有利于延长锚栓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应用于上述随桥跨越支架的施工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随桥跨越支架,用于设置在桥墩盖梁上,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用于敷设燃气管道,所述支架主体的下部并排设置有两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具有用于夹置桥墩盖梁的端部的间隙,每个所述连接部上均设置有锚板;锚栓,所述锚栓用于与所述锚板相互配合以将所述连接部固定在桥墩盖梁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随桥跨越支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将随桥跨越支架设置在桥墩盖梁上以用于敷设燃气管道,桥墩盖梁作为桥梁的承重构件,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且不易发生损坏,有利于防止随桥跨越支架因桥梁构件发生损坏而失效,其中,随桥跨越支架的支架主体的下部并排设置有两个水平延伸并用于夹置桥墩盖梁的端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过锚板以及锚栓连接于桥墩盖梁,该布置方式使得所述锚栓仅受剪力,改善了所述锚栓的受力情况,有利于延长所述锚栓的使用寿命,从而有利于延长随桥跨越支架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锚板上均设置有多个所述锚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连接部上均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锚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主体上设置有沿燃气管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用于承托燃气管道的弧形承托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弧形承托部上设置有橡胶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燃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燃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655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