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台区线损状态评估方法、系统及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64440.3 | 申请日: | 2022-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87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晨;薛莉思;王家驹;白泰;陈维民;钟黎;孙晓璐;张然;谢智;李春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6F18/2321 | 分类号: | G06F18/2321;G06Q50/06;G06N3/0499;G06N3/084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宋海霞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台区线损 状态 评估 方法 系统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台区线损状态评估方法、系统及介质,获取台区监测装置的多维监测数据以及线损率数据,多维监测数据包括若干不同的电力数据;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以及模糊C‑均值法,对多维监测数据以及所述线损率数据进行处理,将台区线损划分为若干工况区间;在若干工况区间中,选择任意一个区间,构建一般线损概率模型,并通过乘子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获得评估曲线,遍历工况区间,获得若干评估曲线;基于若干所述评估曲线,对台区线损状态进行评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皮尔逊相关系数与模糊C‑均值法进行结合的方式,对相关数据进行区间划分后建模分析,减小对台区线损评估结构的误差,提高了对台区线损评估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台区线损评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台区线损状态评估方法、系统及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线损评估方法主要是通过潮流计算对线路产生的功率损耗进行理论计算,通过不同的解析方法、度量方式、理论依据,获得相关的计算公式。但是随着新能源的接入,导致台区的线路损耗模型越来越复杂,单纯依靠理论计算来对台区进行线损评估的精度降低。
现有的方法通过潮流计算对线路产生的功率损耗进行理论计算从而对台区线损进行评估或者只能对台区的单一状态进行线损评估,例如:以谐波电阻等值为基波电阻的简易算法来计算低压配电线路的附加损耗;以直流电阻与谐波次数平方根乘积来表征谐波电阻的方法;基于人工指定的线损特征数据使用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模型,对台区线损进行评估。以上方法在都实现了对台区线损的评估,但是在现有的台区结构中,台区线损与线路的拓扑结构、电力系统中的设备运行情况、新能源接入后的出力情况、用户侧的用电情况等多种复杂因素相关,若继续采用原来的方法对台区的线损进行评估,会导致对台区线损的评估结果误差大,从而对台区线损评估不准确的情况出现。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没有考虑台区与线缆各种结构以及设备运行等因素的情况下,进行单一的线损评估,会导致对台区线损的评估结果误差大,从而对台区线损评估不准确的情况出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区线损状态评估方法啊、系统及介质,能够减小对台区线损评估结构的误差,提高了对台区线损评估的准确性。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台区线损状态评估方法,方法步骤包括:
获取台区监测装置的多维监测数据以及线损率数据,所述多维监测数据包括若干不同的电力数据;
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以及模糊C-均值法,对所述多维监测数据以及所述线损率数据进行处理,将台区线损划分为若干工况区间;
在若干所述工况区间中,选择任意一个区间,构建一般线损概率模型,并通过乘子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获得评估曲线,遍历所述工况区间,获得若干评估曲线;
基于若干所述评估曲线,对台区线损状态进行评估。
传统的在对台区进行线损评估的时候,通常采用的是以谐波电阻等值为基波电阻的简易算法来计算低压配电线路的附加损耗,或以直流电阻与谐波次数平方根乘积来表征谐波电阻的方法,或基于人工指定的线损特征数据使用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模型,对台区线损进行评估;但是在采用这种方法对线损进行评估的时候,往往会忽略线路结构、设备运行情况等其他因素,会导致对台区线损的评估结果误差大,从而对台区线损评估不准确的情况出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台区线损状态评估方法,通过将皮尔逊相关系数与模糊C-均值法进行结合的方式,对相关数据进行区间划分后建模分析,减小对台区线损评估结构的误差,提高了对台区线损评估的准确性。
优选地,在进行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之前,对所述多维监测数据以及所述线损率数据进行检测,将所述多维监测数据以及所述线损率数据中的缺失数据与异常数据进行删除。
优选地,所述多维监测数据包括正向电量数据、负载率以及三相电压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644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传送料装置、自动传送料方法以及CNC加工设备
- 下一篇:智能台架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