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管缺口模量测试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60724.5 | 申请日: | 2022-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01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峰;潘学东;李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杰蓝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G01N3/30;G01N1/28 |
| 代理公司: | 湖南正则奇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5 | 代理人: | 张继纲 |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缺口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管缺口模量测试方法,涉及电缆管检测技术领域,当检测样品为缺口环试样时,通过简支梁冲击法对其进行冲击检测,一次检测完成后,转动该试样,进行多次检测并记录数据,而后进行计算得到弹性模量;当检测样品为条状试样时,在该样品上开设缺口槽后进行冲击检测,而后横移该试样进行多次检测并记录数据,而后进行计算得到弹性模量;本发明用不同方式对电缆管材进行取样,并对不同形式的试样采用不同的检测方式,通过设置限位架和夹持板的等结构,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对试样进行转动或横移调节,使得试样的各个位置均能够得到的检测,通过多次检测之后求取均值的方式,提高了最终检测结果的精确性与可信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管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缆管缺口模量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弹性模量是反映材料抵抗外界作用力而引起变形的能力,是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之一。电缆管在安装时,普遍需要埋设于地下,电缆本体穿设电缆管内部,因此电缆管结构上的需求是摩擦阻力小,且具有比普通管更高的强度,以及更高的弹性模量。在判断一种电缆管的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时,对其弹性模量的检测是一道重要的检测工序。
现有的弹性模量检测方法,其在检测时,只对电缆管进行一种类型的取样,对于同一个试样,也只对同一位置进行冲击检测,由于电缆管材料沿其长度方向以及环向的各部分的质地分布、结构强度等条件难以完全一致,使得现有的难以保证测量准确性,因此有必要提出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管缺口模量测试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管缺口模量测试方法,对于不同形式的样品采用不同检测方式;
当检测样品为缺口环试样时,通过简支梁冲击法对其进行冲击检测,一次检测完成后,转动该试样,调整其缺口朝向,进行多次检测并记录数据,而后进行计算得到弹性模量;
当检测样品为条状试样时,在该样品上开设缺口槽,通过简支梁冲击法对其进行冲击检测,一次检测完成后,横移该试样,调整缺口位置,进行多次检测并记录数据,而后进行计算得到弹性模量。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条状试样的检测前,剪裁条状试样的长度使其与待检测的管材的截面周长一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条状试样的缺口槽可设置为单缺口型或双缺口型,当缺口槽为单缺口型时,缺口槽位于该条状试样一侧的中部,当缺口槽为双缺口型时,两个缺口槽分别位于该条状试样两侧的中部,且两个缺口槽相互对称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检测样品为缺口环试样时,通过限位架对缺口环试样的两侧进行限位,以保证缺口环试样在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数值状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通过限位架中部的压辊对缺口环试样底部进行限位,对缺口环试样的转动进行限位,使得缺口环试样的缺口朝向稳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条状试样的检测过程中,通过夹持架对试样两端进行夹持固定,通过滑动横移条状试样,对缺口槽的位置进行调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进行检测时,用于进行简支梁冲击检测的简支梁冲击试验机设置于恒温室内,在进行检测前,对条状试样或缺口环试样进行恒温处理,达到预设的检测温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缺口槽的形状为V形槽,通过缺口制样工具驱动V形刀具沿条状试样的宽度方向运动实现对缺口槽的开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用不同方式对电缆管材进行取样,并对不同形式的试样采用不同的检测方式,通过设置限位架和夹持板等结构,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对试样进行转动或横移调节,使得试样的各个位置均能够得到的检测,通过多次检测之后求取均值的方式,提高了最终检测结果的精确性与可信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杰蓝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杰蓝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607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