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启动方法、模组、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60558.9 | 申请日: | 2022-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65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 发明(设计)人: | 何林峰;张统世;陆平;张良浩;张艳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P1/16 | 分类号: | H02P1/16;H02P1/02;H02N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曾军 |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启动 方法 模组 电子设备 可读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机启动方法、模组、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将未启动的目标电机设置为锁定状态,并检测是否接收到轴承控制器发送的浮稳信号,其中,轴承控制器用于检测目标电机的轴承的悬浮状态;在接收到浮稳信号的情况下,将目标电机设置为解锁状态;在目标电机处于解锁状态且接收到启动指令的情况下,控制目标电机执行启动操作。通过从轴承控制器获取轴承是否浮稳的信息,然后在轴承未浮稳时锁定电机,直到确定轴承浮稳后才解锁电机,保证了在轴承浮稳之后操作人员才能启动电机,解决了在轴承未浮稳时操作人员启动磁悬浮电机带来的电机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启动方法、模组、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磁悬浮电机是一种处于快速发展中的新型电机,具有无接触、无润滑、无磨损、发热少、功耗低等优点。与普通电机相比其最大特点是转轴靠磁悬浮轴承的电磁力悬浮起来,不与轴承接触。但是转轴悬浮时与轴承的间隙一般在微米级,难以用肉眼观察,在轴承未浮稳时操作人员就启动磁悬浮电机会损坏电机,甚至危害操作人员人身安全。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机启动方法、模组、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以解决上述“在轴承未浮稳时操作人员就启动磁悬浮电机会损坏电机”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机启动方法,包括:将未启动的目标电机设置为锁定状态,并检测是否接收到轴承控制器发送的浮稳信号,其中,轴承控制器用于检测目标电机的轴承的悬浮状态;在接收到浮稳信号的情况下,将目标电机设置为解锁状态;在目标电机处于解锁状态且接收到启动指令的情况下,控制目标电机执行启动操作。
可选地,将未启动的目标电机设置为锁定状态包括:获取目标电机的悬浮标志变量,其中,悬浮标志变量用于指示目标电机是否满足启动条件;获取悬浮标志变量的当前值;在当前值指示目标电机满足启动条件的情况下,将初始值设置为悬浮标志变量,以将目标电机锁定为不可启动状态,其中,初始值用于指示目标电机不满足启动条件。
可选地,将目标电机设置为解锁状态包括:将悬浮标志变量的初始值更改为目标值,以将目标电机设置为解锁状态,其中,目标值用于指示目标电机满足启动条件。
可选地,将未启动的目标电机设置为锁定状态之后,方法还包括:控制提示端展示第一提示状态,其中,第一提示状态用于提示目标对象当前目标电机的轴承未浮稳。
可选地,在将目标电机设置为解锁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提示端将展示的第一提示状态切换成第二提示状态,其中,第二提示状态用于提示目标对象当前目标电机的轴承已浮稳。
可选地,控制提示端展示第一提示状态包括:将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设置为低电平状态,其中,供电电路用于在导通情况下为提示端供电;通过输入端的低电平状态截断输入端与供电电路的输出端的电能传输,以阻止输出端向提示端供电,其中,第一提示状态为提示端处于未通电状态。
可选地,控制提示端将展示的第一提示状态切换成第二提示状态包括:将供电电路的输入端由低电平状态切换为高电平状态;通过输入端的高电平状态导通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电能传输,以使输出端向提示端供电,其中,第二提示状态为提示端处于通电状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机启动模组,包括:检测模块,用于将未启动的目标电机设置为锁定状态,并检测是否接收到轴承控制器发送的浮稳信号,其中,轴承控制器用于检测目标电机的轴承的悬浮状态;设置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浮稳信号的情况下,将目标电机设置为解锁状态;启动模块,用于在目标电机处于解锁状态且接收到启动指令的情况下,控制目标电机执行启动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605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