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发电机组的碳粉收集装置及集电环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55740.5 | 申请日: | 2022-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6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唐亦军;陶杰;王长清;李徐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东能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15/02 | 分类号: | B08B15/02;H02K13/00;H02K5/14;B08B15/00;B04C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四合天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4 | 代理人: | 高俊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发电 机组 碳粉 收集 装置 集电环 系统 | ||
1.用于发电机组的碳粉收集装置,包括流体管路以及连接在流体管路上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由旋风除尘器(2)以及水箱(1)组成;
其中,所述流体管路包括引气管,所述引气管的出口侧连接有引风机(4),过滤装置安装在引风机(4)出口侧的管路上:旋风除尘器(2)串联在引风机(4)出口侧的管路上,引风机(4)出口侧的管路的末端伸入水箱(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电机组的碳粉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碳粉收集装置包括至少两套装置组件;
所述装置组件均为:
包括流体管路以及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由旋风除尘器(2)以及水箱(1)组成,所述流体管路包括引气管,所述引气管的出口侧连接有引风机(4),过滤装置安装在引风机(4)出口侧的管路上:旋风除尘器(2)串联在引风机(4)出口侧的管路上,引风机(4)出口侧的管路的末端伸入水箱(1)中;
其中,至少有一套装置组件的引气管上设置有多根支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发电机组的碳粉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上均设置有调节阀(12)及粉尘传感器(13);
在各支管上,所述调节阀(12)用于调节支管流体流量,所述粉尘传感器(13)用于支管中流体的粉尘含量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发电机组的碳粉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组件包括第一装置组件以及第二装置组件;
在第一装置组件上,所述引气管包括第一环形管(5),第一环形管(5)与引风机(4)的进口相接,第一环形管(5)上设置有至少一根第一支管(7);
在第二装置组件上,所述引气管包括第二环形管(6),第二环形管(6)与引风机(4)的进口相接,第二环形管(6)上设置有多根第二支管(8)。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发电机组的碳粉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风除尘器(2)的底部设置有集尘罐,所述集尘罐上安装有传感器或观察窗,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集尘罐内粉尘厚度,所述观察窗作为从集尘罐外部观察集尘罐内粉尘厚度的窗口;
还包括第一罩壳(3),所述旋风除尘器(2)及第一罩壳(3)均安装在第一罩壳(3)内。
6.用于发电机组的集电环系统,包括集电环(11)、电刷组件(14)及第二罩壳(9),集电环(11)与电刷组件(14)的接触面包围于封闭空间内,所述第二罩壳(9)为所述封闭空间提供边界,还包括粉尘入口与所述封闭空间相通的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收集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粉尘收集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发电机组的集电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罩壳(9)上设置有进风口以及过滤器(10),所述过滤器(10)安装在进风口位置,过滤器(10)用于对通过进风口的空气进行过滤;
还包括用于对流经进风口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发电机组的集电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粉收集装置为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粉收集装置,所述电刷组件(14)包括碳刷(15),碳刷(15)与集电环(11)相接触的弧形面上设置有条形槽(19),碳刷(15)上还设置有与条形槽(19)相接的管孔;
其中:
第一装置组件的第一支管(7)连接在第二罩壳(9)上;
第二装置组件的第二支管(8)与所述管孔相连,各碳刷(15)上均连接有一根第二支管(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发电机组的集电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槽(19)至少有一端延伸至与所述弧形面的边缘相接,碳刷(15)与集电环(11)相对位置固定后,条形槽(19)的两端位于集电环(11)的不同轴向位置;
所述碳刷(15)上还设置有与条形槽(19)平行的条形孔(16),所述条形孔(16)位于碳刷(15)的允许磨损区域,条形孔(16)与所述管孔相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发电机组的集电环系统,其特征在于,碳刷(15)与集电环(11)相对位置固定后条形槽(19)与集电环(11)的轴线平行;
所述条形孔(16)的数量为多个;
条形槽(19)、条形孔(16)排列在一条直线上,该直线为:一端与所述弧形面相接,另一端与碳刷(15)的背面相接,所述背面为碳刷(15)上与所述弧形面相对的一面;
所述碳刷(15)上还设置有引气孔(18),所述引气孔(18)与条形槽(19)以及各条形孔(16)均相交,所述管孔为引气孔(18)位于所述背面上的孔口;
条形孔(16)相互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条形孔(16)与条形槽(19)的相对位置为:随着碳刷(15)的磨损,在当下条形槽(19)随着磨损消失后,与当下条形槽(19)相邻的条形孔(16)形成位于新的弧形面上新的条形槽(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东能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东能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557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祛除口腔烟味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承载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