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患者体表泥面状态数据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43575.1 | 申请日: | 2022-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41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雨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雨新 |
主分类号: | G06V20/40 | 分类号: | G06V20/40;G06V10/80;G06V10/82;G06N3/0464;G06N3/048;G06N3/084 |
代理公司: | 郑州坤博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221 | 代理人: | 王雅文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紫荆山***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患者 体表 状态 数据处理系统 | ||
公开了一种基于患者体表泥面状态数据处理系统,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泥膏监控视频进行特征提取,以通过对泥膏变化特征来判断人体体质,例如,身体寒、凉、湿、热、瘀的程度,其中,由泥膏涂抹装置将所述泥膏均匀地、快速地涂抹于待检测患者的身体表面,以避免人工涂抹不均匀、依靠熟练度不可靠等缺陷。这样,构建一种优化的基于患者体表泥面状态数据处理系统,其能够基于泥膏监测数据来智能地生成用于表示患者体质的数据处理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医疗领域,且更为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患者体表泥面状态数据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知识库,但中医发展至今,在计算机飞速发展的今天,主要还是靠人工“四诊合参”进行诊断,既没有利用现代技术,也使得中医的人工诊断效率不高,且高度依赖于传统老中医的个人经验与直觉,容易存在因人而异的诊断误差。
例如,在中医诊断中存在一种泥膏诊断方法,其核心是将泥膏均匀地涂抹于人体表面,并通过人体表面的泥膏变化来判断人体体质,例如,身体寒、凉、湿、热、瘀的程度。但上述诊断高度依赖于传统老中医的个人经验与直觉,容易存在因人而异的诊断误差。
因此,期待一种优化的基于患者体表泥面状态数据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患者体表泥面状态数据处理系统,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泥膏监控视频进行特征提取,以通过对泥膏变化特征来判断人体体质,例如,身体寒、凉、湿、热、瘀的程度,其中,由泥膏涂抹装置将所述泥膏均匀地、快速地涂抹于待检测患者的身体表面,以避免人工涂抹不均匀、依靠熟练度不可靠等缺陷。这样,构建一种优化的基于患者体表泥面状态数据处理系统,其能够基于泥膏监测数据来智能地生成用于表示患者体质的数据处理结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患者体表泥面状态数据处理系统,其包括:
监控视频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由摄像头采集的泥膏监控视频,其中,泥膏被均匀地涂敷于待检测患者的身体表面;
采样模块,用于从所述泥膏监控视频提取多个泥膏监控关键帧;
反射光分量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所述多个泥膏监控关键帧中各个泥膏监控关键帧的各个像素的反射光分量以得到多个反射光分量泥膏监控关键帧;
空间注意力编码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反射光分量泥膏监控关键帧分别通过使用空间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以得到多个泥膏监控特征矩阵;
特征展开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泥膏监控特征矩阵中各个泥膏监控特征矩阵分别展开为一维特征向量以得到多个泥膏监控特征向量;
泥膏变化语义特征提取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泥膏监控特征向量通过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以得到分类特征向量;以及
第一数据处理结果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分类特征向量通过第一分类器以得到第一分类结果,所述第一分类结果用于表示待检测患者的身体瘀的等级标签。
在上述基于患者体表泥面状态数据处理系统中,所述采样模块,进一步用于以预定采样频率从所述泥膏监控视频提取所述多个泥膏监控关键帧。
在上述基于患者体表泥面状态数据处理系统中,所述反射光分量提取模块,进一步用于:以如下公式提取所述多个泥膏监控关键帧中各个泥膏监控关键帧的各个像素的反射光分量;其中,所述公式为:
其中,表示亮度分量、为反射光分量、表示像素分量,符号表示矩阵乘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雨新,未经刘雨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435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