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塔楼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39474.7 | 申请日: | 2022-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58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3;G06T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冯俊峰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塔楼 模型 生成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塔楼模型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与待构建的塔楼模型的建筑区域对应的方形面片;
将所述方形面片划分为多个子方形面片,根据第一预设高度范围设置每个所述子方形面片的高度;
根据每个所述子方形面片的各个顶点,生成连接各所述顶点与地面的柱状模型;所述地面是指所述塔楼模型底面所在的平面;
提取每个所述子方形面片的一条边作为目标边,并生成连接各所述目标边与所述地面的楼梯模型;
获取建筑模型,将所述建筑模型的底部分别与每个所述子方形面片进行拼接,以生成所述塔楼模型;所述建筑模型是底面为方形的部件模型与立方体类模型的侧面及顶面拼接而成的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待构建的塔楼模型的建筑区域对应的方形面片,包括:
响应于构建塔楼模型的绘制指令,确定与待构建的塔楼模型的建筑区域对应的方形面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方形面片划分为多个子方形面片,根据第一预设高度范围设置每个所述子方形面片的高度,包括:
当计数器的计数值小于预设值时,在预设比例范围内对所述方形面片或上一次分割得到的每个子方形面片进行随机分割,得到多个子方形面片;
将所述计数器的计数值加1;
当所述计数器的计数值等于预设值时,根据第一预设高度范围设置每个所述子方形面片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每个所述子方形面片进行多次复制,得到各所述子方形面片的多个子方形面片副本;
基于多个所述子方形面片副本生成多个平台模型;
将各所述平台模型间隔设置在对应的子方形面片与所述地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取每个所述子方形面片的边和每个所述子方形面片副本的边;
对每个所述子方形面片的边和每个所述子方形面片副本的边分别延长第一预设长度,得到多个延长边;
以各所述延长边作为中心轴,生成相应的第一横杆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模型包括第一部件模型及第二部件模型,所述第一部件模型表征建筑模型的侧面样式,所述第二部件模型表征建筑模型的顶部样式;在所述获取建筑模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立方体类模型;
针对所述立方体类模型的侧面,将所述第一部件模型与所述侧面进行拼接;
针对所述立方体类模型的顶面,将所述第二部件模型与所述顶面进行拼接,生成建筑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二部件模型与所述顶面进行拼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立方体类模型的顶面生成与所述顶面匹配的平面,并将所述平面划分成多个子平面;
将多个所述子平面按照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后,获取顺序靠前的、预设数量的目标子平面;
在第二预设高度范围内拉伸各所述目标子平面,得到对应的木板模型;
将各所述木板模型沿平行于所述顶面的方向延长第二预设长度,并根据第三预设高度范围设置所述木板模型的高度;
从多个所述子平面中随机提取多条子平面边,并以每条子面片边作为中心轴,生成相应的第二横杆模型;
按照第四预设高度范围设置各所述第二横杆模型的高度,所述第三预设高度范围在所述第四预设高度范围之内;
从多个所述子平面的多个顶点中提取出多个目标顶点,生成用于连接各所述目标顶点与所述顶面的支架模型;
根据所述顶面的边生成围设所述顶面的包围边模型;
根据所述木板模型、第二横杆模型、支架模型以及包围边模型生成底面为方形的第二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未经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94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