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蓝牙的联动智能锁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39453.5 | 申请日: | 2022-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80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伍满桂;陈上根;万宝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赛脑智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00 | 分类号: | E05B1/00;E05B9/00;E05B17/20 |
代理公司: | 合肥昕华汇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6 | 代理人: | 祁娜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蓝牙 联动 智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蓝牙的联动智能锁,包括:智能锁总成,所述智能锁总成包括后壳体、锁体、前壳体和连接轴,且锁体位于后壳体和前壳体之间位置,所述连接轴分别活动贯穿并延伸至后壳体、锁体和前壳体的两端;前门把手组件,设置在前壳体的前侧端且用于配合连接轴提供旋转开锁、推动开锁和拉动开锁的开锁方式,所述前门把手组件包括可以在前壳体前侧端上下转动和前后转动的前把手柄。本发明提供三种解锁方式,即手握前把手柄向前转动、向后带动前把手柄转动,以及向下转动前把手柄,均能够带动连接轴转动实现开锁的功能,从而使得该装置在日常生活遇到不便开锁时,可通过多种方式对实现开锁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开锁的便捷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蓝牙的联动智能锁。
背景技术
智能门锁是指在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通过使用者的生物特征/电子信息来代替钥匙控制解锁的一种锁具,操作上更方便、灵活,并在安全性、稳定性上具有更大的进步空间,现有技术中以出现基于蓝牙的联动智能锁,无需使用者使用钥匙,仅需使用者手机蓝牙与智能锁的蓝牙连接成功,可实现开锁的工作。
但是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大部分现有技术都在思考如何提升智能锁的安全性和智能型,在实现安全性和智能性后往往都忽略了最基本的使用便捷性,例如门把手L形状的设计是为了在使用者双手都拿着东西的时,能够通过肘部按压门把手实现开锁的功能,但是使用方式也只有向下转动门把手,开锁方式较为单一,并不能满足日常生活遇到不便开锁时,对开锁便捷操作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蓝牙的联动智能锁,以解决开锁方式较为单一,并不能满足日常生活遇到不便开锁时,对开锁便捷操作的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智能锁总成,所述智能锁总成包括后壳体、锁体、前壳体和连接轴,且锁体位于后壳体和前壳体之间位置,所述连接轴分别活动贯穿并延伸至后壳体、锁体和前壳体的两端;
前门把手组件,设置在前壳体的前侧端且用于配合连接轴提供旋转开锁、推动开锁和拉动开锁的开锁方式,所述前门把手组件包括可以在前壳体前侧端上下转动和前后转动的前把手柄;
复位组件,设置在前把手柄的一端且用于对前把手柄的上下转动和前后转动起到导向、限位和复位的功能;
换向组件,设置在前门把手组件和前壳体之间位置且用于将前把手柄的上下转动和前后转动转化成单一转动方向,以使驱动连接轴实现开锁和关锁功能。
优选的,所述后壳体的后侧端转动连接有后把手,且后把手与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设置,所述连接轴相对应前壳体位置的一端活动插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壁和连接轴的表面均分别为正多边形结构,所述连接管的表面开设有锁定卡槽,所述连接管的侧壁开设有旋转限位槽,所述旋转限位槽活动贯穿并延伸至连接管相对应连接轴位置的一端,所述连接管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卡环,所述锁定卡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随动片,且随动片活动连接在连接管的表面,所述锁定卡槽的内壁活动插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远离锁定卡槽位置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固定连接在前壳体的内壁,所述固定片的顶部设有用于限制随动片转动以及为扭力弹簧提供固定套接位置的凸块,以使所述凸块阻止随动片的过度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赛脑智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赛脑智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94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鹿胎膏盒装装置及其包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井下钻压扭矩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