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结构、电器盒组件、制冷设备及散热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38037.3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30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罗明英;袁友昭;何大洋;冯远丙;李金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41/34;F25B49/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涂凤琴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结构 电器 组件 制冷 设备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电器盒组件、制冷设备及散热控制方法,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冷媒散热直接从冷凝器取液,温度较高,换热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该散热结构包括散热管路以及设置于散热管路上的冷媒转换部,散热管路上存在有散热冷媒入口端和散热冷媒出口端,散热冷媒入口端与蒸发器的出口相连通,散热冷媒出口端能穿出电器盒与压缩机相连,蒸发器的出口流入散热管路的气态冷媒能通过冷媒转换部转换成液态后向电器盒输送以对电器盒内的器件进行散热。本发明利用蒸发侧低温冷媒,结合冷媒转换部进行换热给电器盒进行散热,散热方式简单,提高换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结构、电器盒组件、制冷设备及散热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制冷系统中的电器盒散热方案包括风机散热以及冷媒散热,传统的风机散热一般是通过安装额外的散热风机来实现,此种散热方式存在故障率高,防水性能差等特点。
而冷媒散热是通过冷凝器出管后引至电器盒,将电器盒的热量通过冷媒带走,此种散热方案比较简单、可靠,但是直接从冷凝器取液,温度较高,且不可调节,无法最大化利用系统冷媒温度,换热效率较低,且常规冷媒散热方式,在外界环境温度比较高的,会出现驱动限频、降频现象,导致制冷量不足,利用此方式不会出现限频、降频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结构、电器盒组件、制冷设备及散热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冷媒散热直接从冷凝器取液,温度较高,换热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包括散热管路以及设置于所述散热管路上的冷媒转换部,所述散热管路上存在有散热冷媒入口端和散热冷媒出口端,所述散热冷媒入口端与蒸发器的出口相连通,所述散热冷媒出口端能穿出电器盒与压缩机相连,所述蒸发器的出口流入所述散热管路的气态冷媒能通过所述冷媒转换部转换成液态后向电器盒输送以对所述电器盒内的器件进行散热。
作为本发明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冷媒转换部为回热器结构,所述回热器结构与冷凝器的出口相连通,通过所述蒸发器的出口流至所述散热管路的冷媒在所述回热器结构内与所述冷凝器流至所述回热器结构内的冷媒进行换热。
作为本发明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回热器结构具有互不连通的第一换热管路和第二换热管路,所述回热器结构的第一换热管路连接在所述散热管路上,所述蒸发器流出的冷媒能经所述回热器结构的第一换热管路向所述电器盒输送;所述回热器结构的第二换热管路连接在制冷循环回路中,所述冷凝器流出的冷媒能经所述回热器的第二换热管路向蒸发器输送。
作为本发明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管路包括蒸发器连接管路和压缩机连接管路,所述回热器结构的第一换热管路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蒸发器连接管路和所述压缩机连接管路,所述蒸发器连接管路上远离所述第一换热管路的端部形成有所述散热冷媒入口端,所述压缩机连接管路上远离所述第一换热管路的端部形成有所述散热冷媒出口端。
作为本发明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且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所述散热冷媒入口端与所述冷媒转换部之间。
作为本发明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入口感温部和出口感温部,所述散热管路上靠近电器盒入口处设置有所述入口感温部,所述散热管路上靠近电器盒出口处设置有所述出口感温部。
作为本发明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冷媒转换部采用微通道换热器或经济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器盒组件,包括电器盒以及上述的散热结构,所述电器盒上设置有用于穿过所述散热管路的入口和出口,通过所述散热管路内的冷媒能对所述电器盒内的器件进行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80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