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部件供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37108.8 | 申请日: | 202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37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9 |
发明(设计)人: | 礒端美伯;堀江敦行;李强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K13/02 | 分类号: | H05K13/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部件 供给 装置 | ||
提供能防止剥离出的覆带逆向流转到载带的输送路的事态的部件供给装置。具备:第一剥离齿轮(51)及与第一剥离齿轮(51)接触并与第一剥离齿轮(51)一起旋转的第二剥离齿轮(52),它们设置于距部件供给位置在上游的位置,捕捉覆带(TT)并从基带(BT)剥离覆带(TT);第三剥离齿轮(53),其与第一剥离齿轮(51)接触并与第一剥离齿轮(51)一起旋转,与第一剥离齿轮(51)一起输送由第一剥离齿轮(51)及第二剥离齿轮(52)送出的覆带(TT);引导部(61M),其引导由第一剥离齿轮(51)及第二剥离齿轮(52)从基带(BT)剥离出的覆带(TT)去往第一剥离齿轮(51)与第三剥离齿轮(53)之间。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输送收纳有部件的部件供给带而向部件供给位置供给部件的部件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向基板搭载部件的部件搭载装置。作为向部件搭载装置供给部件的部件供给装置,大多使用带馈送器,该带馈送器使用向收纳有部件的基带贴附覆带而构成的载带(部件供给带)。带馈送器在具备载带的输送路的框架设置有对输送路上的载带进行输送的链轮、以及从由链轮输送的载带的基带剥离覆带的剥离部。
在这样的部件供给装置中,已知如下部件供给装置:当将新的载带的先头部插入框架的端部的带入口时,载带被自动拉入输送路内而被装载的自动装载类型。在自动装载类型的部件供给装置中,在载带通过剥离部时覆带被从基带剥离。除了该剥离出的覆带与基带成为一体而直接被排出的类型的部件供给装置以外,还已知由设置于剥离部的附近的一对齿轮(剥离齿轮)夹着并送向排出方向的结构的部件供给装置(例如参照下述的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1256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点:在继先行的载带之后的后续的载带被装载了时,由剥离齿轮使覆带向与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返回时,覆带可能逆向流转到载带的输送路而发生卡带。
于是,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剥离出的覆带逆向流转到载带的输送路的事态的部件供给装置。
本公开的部件供给装置使用部件供给带将部件向部件供给位置供给,该部件供给带具有:基带,其具有收纳有部件的收纳部;以及覆带,其贴附于基带而覆盖收纳部,其中,所述部件供给装置具有:输送路,其从部件供给带的导入位置通向部件供给位置;输送机构,其将处于输送路的部件供给带向部件供给位置输送;第一旋转体及与第一旋转体接触并与第一旋转体一起旋转的第二旋转体,它们设置于距部件供给位置在上游的位置,用于捕捉覆带并从基带剥离覆带;以及第三旋转体,其与第一旋转体接触并与第一旋转体一起旋转,用于与第一旋转体一起输送由第一旋转体及第二旋转体送出的覆带。
根据本公开,能够防止剥离出的覆带逆向流转到载带的输送路的事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带馈送器的部件搭载装置的简要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将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带馈送器所使用的载带与卷绕架一起示出的立体图。
图3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带馈送器所使用的载带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带馈送器的侧视图。
图5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带馈送器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6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带馈送器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7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带馈送器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8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带馈送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71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加热排气系统的方法
- 下一篇:内窥镜系统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