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氮二酐化合物、聚酰亚胺、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31770.2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0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兰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7/66 | 分类号: | C07D307/66;G02F1/1337;C08G73/10;C07D471/04;C07D405/14;C07D413/14;C07D417/14;C09K19/56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黄舒悦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氮二 酐化 聚酰亚胺 液晶 取向 液晶显示 面板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含氮二酐化合物、聚酰亚胺、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面板,可快速释放直流残留所致的蓄积电荷,改善液晶显示面板残影问题。本申请提供的含氮二酐化合物具有如通式(1)或通式(2)所示的结构,其中,环A为未取代的六元非芳香杂环或者两个以上六元非芳香杂环的稠环;或者环A为被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的六元非芳香杂环或者两个以上六元非芳香杂环的稠环;Sp1表示6~20个碳原子的亚芳烃基;Sp2表示2~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烷氧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氮二酐化合物、聚酰亚胺、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被广泛利用于电视或各种显示器等中。液晶显示器中所使用的液晶显示面板通常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基板,夹持于所述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对液晶分子施加电场的像素电极及共用电极、控制液晶分子排列状态的液晶取向膜、用于控制供给至像素电极的电信号的薄膜晶体管等。在液晶显示面板中,通过设置在基板与液晶取向膜之间的电极对液晶分子施加电场,使液晶分子发生取向变化从而进行图像显示。
液晶显示器的驱动电路包括一定的直流成分,会使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正负离子不对称迁移并吸附在液晶取向膜与液晶分子的界面上,当液晶显示器长时间定格在一个固定画面时,电荷蓄积形成相对稳定的电场,对液晶的排列造成影响,这种状况被称为“直流残留”(Residual Direct Current,RDC)。由于直流残留的存在,当液晶显示器切换至下一个新的显示画面时,肉眼能够观察到上一幅显示画面的残留影像,即残影现象(ImageSticking,IS)。
为解决直流残留问题,改善残影现象,需要进一步提升现有液晶取向膜材料的离子释放能力,以快速释放直流残留所致的蓄积电荷。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含氮二酐化合物,利用所述含氮二酐化合物合成的聚酰亚胺、包括所述聚酰亚胺的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面板,可快速释放直流残留所致的蓄积电荷,改善液晶显示面板残影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含氮二酐化合物,其具有如通式(1)或通式(2)所示的结构:
其中,环A为未取代的单个或稠合的六元非芳香杂环,且环上的两个成环原子为氮原子;
或环A为单个或稠合的六元非芳香杂环,且环上的两个成环原子为氮原子,所述环A上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1~6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
Sp1表示6~20个碳原子的亚芳烃基;
Sp2表示2~4个碳原子的烃基或2~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环A选自基团(1)-(3)中的任一个:
或者选自基团(1)-(3)上的亚甲基被-O-、-S-或-CO-替代而成的基团中的任一个;
虚线表示与相邻的结构键合的键。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含氮二酐化合物为如下任一化学式所示的化合物:
/
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聚酰亚胺,其包括如通式(3)或通式(4)所示的第一结构单元:
/
其中,环A为未取代的六元非芳香杂环或者两个以上六元非芳香杂环的稠环;或者
环A为被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的六元非芳香杂环或者两个以上六元非芳香杂环的稠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17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