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冰高效致裂岩石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31529.X | 申请日: | 2022-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23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登;詹金鹏;王晓笋;巫世晶;张旭;陆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F42D1/00 | 分类号: | F42D1/00;F42D3/04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彭育 |
| 地址: | 430072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冰 高效 岩石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冰高效致裂岩石的方法,其包括钻孔、填充、引爆等一系列步骤。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常规干冰爆破采用电热丝加热,需要敷设电缆,为确保安全,电缆一般需要保证长度在30m以上,对整个爆破带来不便,且爆破时将摧毁爆破孔内的设备,电热丝加热装置将在爆破中被破坏,成本变高,而使用远程点火装置,可将点火成本控制在很小范围内,且安全性得到极大提高;2)使用化学放热法进行干冰爆破,由于铝热反应本身放热剧烈,有足够能力使所有干冰升华,从而使干冰体积膨胀800多倍,达到致裂岩体的目的,且铝热反应贴近壁面反应时会极大加热岩体,干冰升华时骤冷会造成岩体局部受热不均,可增强致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致裂岩石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干冰高效致裂岩石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采矿、挖掘隧道等诸多工程中普遍存在破岩问题,但很多地区由于种种因素禁止使用炸药与液态二氧化碳,不得已采用机械破岩方式,但机械破岩会受到诸如岩石整体尺寸较大、硬度较高、结构过于完整等因素的影响,且伴随产生的巨大噪音,亦给周围居民带来极大困扰。
由于固体二氧化碳,即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量,使岩体局部低温,且相态转变为气态后体积膨胀800多倍,瞬间的体积膨胀可扩大钻洞,以取代爆破的作用,解决了部分地区不能使用爆破破岩开洞的弊端。
但目前的二氧化碳爆破技术多采用电磁加热干冰,使之升华、体积膨胀而产生爆破效果,但电磁加热需要敷设电缆,操作起来存在不便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干冰高效致裂岩石的方法,以提供了一种不需要敷设电缆、可远程启动、安全性与简便性更好的致裂岩石的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干冰高效致裂岩石的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其步骤如下:
S1:根据实际破岩工况确定爆破孔角度、深度及直径,随后斜向下钻爆破孔;
S2:将限位套管置于爆破孔内;
S3:向爆破孔内、限位套管外填充铝热剂,当铝热剂填充高度达到预定高度后向爆破孔内、限位套管两侧分别置入远程点火装置,继续填充铝热剂至铝热剂填充高度略高于干冰储存器;
S4:向爆破孔内、限位套管外填充缓冲碎石,随后继续填充封孔材料至限位套管端部,打实,确保限位套管周向固定;
S5:将储存有干冰的干冰储存器迅速放入限位套管内,使之滑入限位套管底部;
S6:迅速向限位套管内填充缓冲碎石,随后继续填充封孔材料至限位套管端部,打实;
S7:在爆破孔上加盖封板,使其完全遮盖爆破孔,培土,夯实;
S8:所有人员撤至安全点以外,启动远程点火装置,点火爆破。
具体的,步骤S2中限位套管为硬质塑料管。
具体的,步骤S3中可预先将铝热剂分袋包装,再将袋装铝热剂分包填充入爆破孔内。
具体的,步骤S3中当铝热剂填充高度达到干冰储存器一半高度后向爆破孔内、限位套管两侧分别置入远程点火装置。
具体的,步骤S3中远程点火装置包括封装袋、封装于封装袋内的无线式远程点火装置本体,封装袋内填充有可燃混合气。
具体的,步骤S4中缓冲碎石填充量占爆破孔内剩余填充区域的三分之一。
具体的,步骤S6中缓冲碎石填充量占限位套管内剩余填充区域的三分之一。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15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控制基色梯度改善印刷油墨配色方法
- 下一篇:一种裸鼠快速注射细胞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