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松材线虫防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29979.5 | 申请日: | 202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61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邓奕忠;刘俊杏;李维;李文涛;熊玮;李贵海;蔡心诚;胡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江山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17 | 分类号: | G06V20/17;G06T7/62;G06V10/143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技术 松材线虫 防治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防治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松材线虫防治系统,包括拍摄模块、人工智能识别模块和输出模块;拍摄模块用于获取松树生长区域的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人工智能识别模块用于基于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计算松树生长区域中的被感染的松树的感染面积;输出模块用于显示感染面积。在本发明中,通过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两种图像来综合计算被感染的松树的感染面积,能够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松材线虫防治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现有技术中,通过无人机拍照,然后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识别松材线虫病时,一般是仅获取可见光图像,然后基于可见光图像进行松材线虫的识别,但是在确定被松材线虫感染的松树的面积的时候,近似颜色的像素点会对造成被感染的区域和没有被感染的区域的边界不够清楚,很容易导致面积计算不够准确,影响对松材线虫进行防治。例如,当计算的面积过大时,会导致派出过多的人员去处理被感染的松树,而当计算的面积过小时,则是导致派出的人手不足,使得未能及时对被感染的松树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松材线虫防治系统,解决如何提高计算被感染的松树的面积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松材线虫防治系统,包括拍摄模块、人工智能识别模块和输出模块;
拍摄模块用于获取松树生长区域的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
人工智能识别模块用于基于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计算松树生长区域中的被感染的松树的感染面积;
输出模块用于显示感染面积。
优选地,所述拍摄模块包括无人机、红外相机和可见光相机;
无人机用于携带红外相机和可见光相机;
红外相机用于获取松树生长区域的红外图像;
可见光相机用于获取松树生长区域的可见光图像。
优选地,所述无人机上设置有无线通信装置;
无线通信装置用于将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发送至人工智能识别模块。
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4G通信芯片和5G通信芯片。
优选地,所述人工智能识别模块包括存储单元和计算单元;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用来计算被感染的松树的感染面积的神经网络模型;
计算单元用于将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输入到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计算,获取被感染的松树的感染面积。
优选地,所述输出模块包括显示器,
显示器用于显示感染面积。
在本发明中,通过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两种图像来综合计算被感染的松树的感染面积,能够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松材线虫防治系统的一种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江山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江山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299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