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溶性双咪唑啉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24987.0 | 申请日: | 2022-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10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太亮;阳清正;郑存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233/10 | 分类号: | C07D233/10;C07D233/14;C09K8/54;C23F11/14 |
| 代理公司: | 四川北新律师事务所 51366 | 代理人: | 李琳 |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溶性 咪唑 啉缓蚀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溶性双咪唑啉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有机酸、多胺在二甲苯作携水剂的条件下,140~160℃酰胺化反应2h后继续升温到200~220℃环化反应6h得到咪唑啉中间体;然后在80~90℃下与季铵化试剂反应5h即得到水溶性双咪唑啉缓蚀剂。本发明的缓蚀剂具有双咪唑啉结构,拥有双倍官能团,具有水溶性好、高表面活性的特点,可以与金属表面产生多中心吸附,缓蚀率高,成本低廉,此外还兼具溶解分散等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化学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溶性双咪唑啉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油井腐蚀一直是制约采油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统计,我国石油工业每年由于腐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更严重的还会造成油气井减产、原油气泄漏、地下储层的破坏甚至是人员伤亡。CO2作为油气伴生气或天然气的组分之一存在于油气之中,而目前油气田普遍使用的管线设备多为钢铁所制,其抗CO2腐蚀性能较差,因此油气工业中普遍存在的CO2腐蚀,一直困扰着石油开采工业。
目前,我国现在许多大型油田已进入中后开采期,采用水驱、CO2驱等方法增加采收率的同时也面临着油气集输系统管线、设备的严重腐蚀,高含CO2的腐蚀防护已成为油气田开采工业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各种防腐方法中,加注缓蚀剂是一种经济、高效且便捷的防腐措施,广泛应用于油气生产中的各个防腐环节。咪唑啉类缓蚀剂因其能有效抑制CO2腐蚀且自身低毒、热稳定性好等特点而广泛使用。
现今咪唑啉的合成主要通过C12以上的脂肪酸和多胺经过酰胺化环化反应得到,工艺已十分成熟,但其水溶性不好。为了增加咪唑啉缓蚀剂的水溶性,将其进行季铵化处理。常用的季铵化试剂有氯化苄、二氯苄硫酸二甲酯或碳酸二甲酯,其具有一定的毒性且污染环境,缓蚀效果也不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溶性双咪唑啉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缓蚀剂在油气集输过程中面对高含CO2腐蚀环境缓蚀效果不理想、缓蚀剂毒性大而提供一种具有高缓蚀率的水溶性双咪唑啉缓蚀剂。
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溶性双咪唑啉缓蚀剂,所述缓蚀剂结构式如下:
所述R为含有11~17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基;
所述R1为H和CH2CH2OH中的一个;
所述R2为-(CH2)6-和。
一种水溶性双咪唑啉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有机酸、多胺在二甲苯作携水剂的条件下,140-160℃酰胺化反应2h后继续升温到200~220℃环化反应6h得到咪唑啉中间体,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S2:将S1中制得的咪唑啉中间体在80-90℃下与季铵化试剂反应5h即得到水溶性双咪唑啉缓蚀剂,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有机酸与多胺的摩尔比为1:1.2。
进一步的,所述携水剂二甲苯的加量为2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咪唑啉中间体与季铵化试剂的摩尔比为2:0.8。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的有机酸为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和油酸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的多胺为羟乙基乙二胺和乙二胺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249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