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超亮光DTY纤维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24254.7 | 申请日: | 202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13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穆军辉;周克含;李永军;陈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百华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10;D01F11/08;D06M13/332;D06M13/335;D06M13/192;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亮光 dty 纤维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纺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三维超亮光DTY纤维及其生产工艺。一种三维超亮光DTY纤维,由待加工纤维经交联型油剂上油而得;所述DTY待加工纤维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PET聚酯85‑95份以及吸湿改性物10‑15份,所述吸湿改性物中含有酰胺基团及羟基基团,所述交联型油剂含有二元胺或者二元酸酐基团。酰胺基团及羟基的亲水基团改善PET聚酯DTY纤维的吸水性能,添加交联型油剂与PET聚酯的活性端基或吸湿改性物的活性基团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网络结构进而改善改性后PET聚酯DTY纤维的抗沸水收缩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三维超亮光DTY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PET纤维又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在我国常称为涤纶,由于加工简单且价格便宜而大量应用于服装、装饰和工业领域。涤纶低弹丝的简称为DTY,是涤纶化纤的一种变形丝类型。它是以聚酯切片(PET)为原料,采用高速纺制涤纶预取向丝POY或者全延伸丝FDY,再经牵伸假捻加工制成三维卷曲纤维,它除具有一般涤纶断裂强度和弹性模量高、热定型性优异,还具有回弹性能好、膨松性高、隔热性好、手感舒适、光泽柔和等特点。
PET聚酯通过熔融纺丝制备得到亮光DTY纤维,且在纺丝过程中使DTY纤维截面异形化制得三维超亮光DTY纤维。三维超亮光DTY纤维具有真丝般的光泽,其织物的色泽明亮、柔和且具有高雅的丝绸光感,不仅具有优良的光学特性,还具有超亮光效果。
由于三维超亮光DTY纤维织物的分子排列紧密且缺少亲水基,因此吸湿性差,吸湿性差导致三维超亮光DTY纤维织物的吸汗、透气性及舒适感差。但是如果在三维超亮光DTY纤维织物中增加亲水基团,亲水基团吸水后会减弱纤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会导致三维超亮光DTY纤维织物容易变形即沸水收缩率变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三维超亮光DTY纤维引入亲水基团后沸水收缩率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三维超亮光DTY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三维超亮光DTY纤维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三维超亮光DTY纤维由待加工纤维经交联型油剂上油而得;所述DTY待加工纤维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PET聚酯85-95份以及吸湿改性物10-15份,所述吸湿改性物中含有酰胺基团及羟基基团,所述交联型油剂含有二元胺基团或者二元酸酐基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PET聚酯熔融纺丝的原料中添加吸湿改性物,吸湿改性物中含有酰胺及羟基,酰胺基及羟基为亲水基团,改善PET聚酯材料中亲水基团少及吸湿性能差的缺点。
虽然PET聚酯中引入酰胺基及羟基,纤维的吸水性增加,纤维吸水后纤维膨胀,使纤维分子之间的约束力减弱,进而引发纤维变形收缩。然而,在本申请中酰胺基与羟基之间可形成氢键,使得DTY分子之间增强纤维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抵消一部分DTY分子之间因吸收水份或者受热引起的收缩变形应力。
三维超亮光DTY纤维还上交联型油剂,交联型油剂渗透到DTY纤维分子之间,交联型油剂的胺基或者酸酐基团,可与吸湿改性物中的羟基发生反应,另外,交联型油剂的胺基可以与PET聚酯分子的活性端基羧酸、羟基及尼龙66分子的端羧酸发生反应;交联型油剂的酸酐可以与PET聚酯分子的端羟基及尼龙66分子的端胺基发生反应,使得交联型油剂与纤维分子之间形成网络化结构。在纤维受热或者吸水膨胀的时候,网络结构对DTY纤维的分子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可以限制DTY纤维分子间的应力形变,进而减少DTY纤维吸水或者遇热情况下的收缩。
可选的,所述吸湿改性物为聚(4-乙烯基苯酚)及尼龙66的混合物或者N-乙酰基酪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百华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百华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242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