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砂土地区高速公路边建边绿路基边坡施工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21265.X | 申请日: | 202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9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栋樑;高少飞;陈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A01G9/02;E01C3/06;E02B3/14;E02B5/00;E03F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王宁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土 地区 高速公路 边建边绿 路基 施工 技术 | ||
本发明公开了粉砂土地区高速公路边建边绿路基边坡施工技术,属于路基边坡技术领域,(1)根据不同的路基填筑高度,在路基分层填筑的同时,通过逐层刷坡、逐层防护、逐层绿化与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有机结合、同步实施,实现边建边绿;(2)当填土高度达到1‑1.5m时,按设计坡比分段集中刷坡,刷坡保留超宽30‑40cm部分,刷坡完成后,撒布草籽、花种子,覆盖秸秆纤维帘(3)结合永久性边坡防护、排水及绿化设计,将路基填筑、边坡临时防护、路基路面临时排水、坡面临时绿化与路基永久性功能结构有机结合。本发明示例的粉砂土地区高速公路边建边绿路基边坡施工技术,路基填筑、边坡防护、路基排水及边坡绿化同步实施、边建边绿、永临结合,可有效改善施工工点周边生活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基边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粉砂土地区高速公路边建边绿路基边坡施工技术。
背景技术
粉砂土地基常见于冲洪积平原、河流三角洲、沿海平原等地带,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在大多数省份均有分布。其粉粒含量高、粒径较均匀、粘土颗粒含量极低、毛细管发育,塑性指数低、水稳定性差,路基边坡的雨水冲刷破坏和建设期扬尘污染防治一直是粉砂土地区高速公路边坡防护施工中的难点和痛点,施工期因路基边坡雨水冲刷破坏造成的边坡垮塌、路基失稳和返工屡见不鲜,由路基边坡裸露引发的扬尘污染亦是粉砂土地区高速公路施工中久治不爽的技术难题。
目前,能够实现高速公路建设环境的持续改善,进一步促进生态平衡,围绕粉砂土路基施工特点、难点和痛点开展粉砂土地区高速公路边建边绿路基边坡施工工法,使路基施工与生态防护相结合,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粉砂土地区高速公路边建边绿路基边坡施工技术,路基填筑、边坡防护、路基排水及边坡绿化同步实施、边建边绿、永临结合,可有效改善施工工点周边生活环境。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了粉砂土地区高速公路边建边绿路基边坡施工技术,其方法为:
(1)根据不同的路基填筑高度,在路基分层填筑的同时,通过逐层刷坡、逐层防护、逐层绿化与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有机结合、同步实施,实现边建边绿;
(2)当填土高度达到1-1.5m时,按设计坡比分段集中刷坡,刷坡保留超宽30-40cm部分,刷坡完成后,撒布草籽、花种子,覆盖秸秆纤维帘,后续每填高1-1.5m重复前述工序;
(3)结合永久性边坡防护、排水及绿化设计,将路基填筑、边坡临时防护、路基路面临时排水、坡面临时绿化与路基永久性功能结构有机结合,形成集沉降养护、固土防尘、生态环保及景观绿化多元化于一体的路基施工场面。
进一步的,在H≤2m的低填浅挖段,路基填筑完成后尽快按照永久性防护设计完成路基坡面的秸秆纤维帘防护,按照路基、防护、排水及边坡绿化的工序逐段完成、边建边绿。
进一步的,填方高度H≤4.0m的低矮路堤段直接按照永久防护施工秸秆纤维帘,土路肩采用秸秆纤维帘B型,其他坡面及护坡道采用秸秆纤维帘A型防护。
具体的,A型是适用于坡顶以下正常段的铺设,B型是设在坡顶的,其需与路基顶面适当搭接固定。
进一步的,在H>4m的较高路堤及高填方路段,采用衬砌拱及秸秆纤维帘B型进行防护,衬砌拱范围坡面整平后,采用覆盖绿色密目防尘网加撒播草籽绿化的临时防护方式,衬砌拱及以上部分直接按照永久防护施工秸秆纤维帘。
进一步的,较大河塘路段,清淤排水后,在设计水位高度以上50cm安全高度的边坡范围内,进行坡面整形处理后直接采用实心六角形混凝土预制块满铺加小石子砼勺型基础进行永久防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212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