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磨煤机动静环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21106.X | 申请日: | 202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7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叶阿曲;郭境忠;崔殊杰;陈干勇;严晓勇;蒋锋;黄细聪;余文贤;穆荣峰;谢清祥;吴立涛;张永;杨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福州)热电有限公司;上海丹迪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5/00 | 分类号: | B02C15/00;B02C23/00;B02C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顾川江 |
地址: | 350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磨煤机动静环,包括动静环本体,所述动静环本体包括隔离筒,隔离筒的内部设有旋转磨盘;通过处理结构对电信号进行分析就能获知定位静环和旋转动环之间的水平间隙宽度,在水平间隙宽度大于处理结构内部的预设值时,处理结构就会通过调整元件对定位组件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定位组件带着定位静环缓慢下降一段距离,直至定位静环与旋转动环之间的间隙符合要求,不仅解决了定位静环和旋转动环之间的间隙因磨损变大,造成的一次风漏风严重、磨煤机出力降低、石子煤量增多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延长了定位静环和旋转动环的使用寿命,降低对旋转动环和定位静环进行更换的频率,间接增加了磨煤机的生产效率,提高了该磨煤机动静环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磨煤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磨煤机动静环。
背景技术
中速磨煤机是指工作转速为50~300r/min的磨煤机,电动机通过减速机带动磨盘转动,物料经锁风喂料器从进料口落在磨盘中央,同时热风从进风口进入磨内,随着磨盘的转动,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磨盘边缘移动,经过磨盘上的环形槽时受到磨辊的碾压而粉碎,粉碎后的物料在磨盘边缘被通过动环进入磨环四周的一次风吹起,大颗粒直接落到磨盘上重新粉碎,气流中的物料经过上部分离器时,在旋转转子的作用下,粗粉从锥斗落到磨盘重新粉磨,合格细粉随气流一起出磨,通过收尘装置收集,即为产品,中速磨煤机的静环固定安装在机壳支架上,动环与磨盘连接并一起旋转,动、静环之间有一定间隙。
现有动静环之间的间隙主要有竖直状和弯折状两种形式,其中弯折状间隙能够在动静环之间形成一段水平间隙,此水平间隙可以减少经由动静环间隙落入风室内的石子煤,同时能够将通过动静环间隙的一次风引导至动环出口,参与对风粉的扰动,避免了竖直方向对筒壁的直接吹损,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动静环往往会由于风蚀和石子煤、铁渣等杂质的冲蚀而发生严重的磨损,导致动静环间隙变大,造成一次风漏风严重、磨煤机出力降低、石子煤量增多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磨煤机动静环。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动静环之间的间隙主要有竖直状和弯折状两种形式,其中弯折状间隙能够在动静环之间形成一段水平间隙,此水平间隙可以减少经由动静环间隙落入风室内的石子煤,同时能够将通过动静环间隙的一次风引导至动环出口,参与对风粉的扰动,避免了竖直方向对筒壁的直接吹损,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动静环往往会由于风蚀和石子煤、铁渣等杂质的冲蚀而发生严重的磨损,导致动静环间隙变大,造成一次风漏风严重、磨煤机出力降低、石子煤量增多等一系列问题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煤机动静环,它可以很好的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磨煤机动静环,包括动静环本体,所述动静环本体包括隔离筒,隔离筒的内部设有旋转磨盘,旋转磨盘的外部套设有旋转动环,旋转动环固定连接在旋转磨盘的顶面上,隔离筒的内壁上安装有定位静环,定位静环套设在旋转动环的外部;
所述定位静环包括下密封管,下密封管活动插接在隔离筒的内部且活动套设在旋转动环的外部,下密封管的外侧面与隔离筒的内壁滑动连接,下密封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耐磨挡圈,耐磨挡圈位于旋转动环的上方,耐磨挡圈的底面与旋转动环的顶面之间存在一个间隙,耐磨挡圈的内部固定插接有导向锥圈,导向锥圈的顶端固定连通有上密封管,上密封管与隔离筒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定位块活动插接在耐磨挡圈、导向锥圈、隔离筒内壁围成的空间内,定位块的底面与耐磨挡圈的顶面接触连接,定位块的斜面与导向锥圈的底面接触连接,定位块的左侧面与隔离筒的内壁滑动连接,定位块的底面上开设有定位滑槽,定位滑槽的内部滑动插接有定位滑条,定位滑条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耐磨挡圈的顶面上,定位滑条沿着耐磨挡圈的直径方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福州)热电有限公司;上海丹迪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能(福州)热电有限公司;上海丹迪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211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