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1418439.7 | 申请日: | 202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8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7 |
发明(设计)人: | 郭鹏;王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上(苏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6;C02F3/34;C12R1/01;C12R1/07;C12R1/1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周敏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制备 方法 及其 河道 水体 治理 中的 应用 | ||
1.一种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复合菌种发酵液和载体,且所述的复合菌种发酵液和所述的载体的质量比为1:(1~5);
所述的复合菌种发酵液由酵母菌发酵液、地衣芽胞杆菌发酵液、栗褐芽胞杆菌发酵液、蜡状芽胞杆菌发酵液、鞘氨醇杆菌发酵液和不动杆菌发酵液组成,所述的酵母菌为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2868的
所述的载体由硅藻土、钠基膨润土、玉米粉和秸秆粉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藻土、所述的钠基膨润土、所述的玉米粉和所述的秸秆粉的质量比为(1~5):(1~5):(1~3):(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酵母菌发酵液、所述的地衣芽胞杆菌发酵液、所述的栗褐芽胞杆菌发酵液、所述的蜡状芽胞杆菌发酵液、所述的鞘氨醇杆菌发酵液和所述的不动杆菌发酵液中的活菌浓度≥1×1010CFU/mL。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酵母菌发酵液、所述的地衣芽胞杆菌发酵液、所述的栗褐芽胞杆菌发酵液、所述的蜡状芽胞杆菌发酵液、所述的鞘氨醇杆菌发酵液和所述的不动杆菌发酵液混合得到所述的复合菌种发酵液,再将所述的复合菌种发酵液和所述的载体混合均匀,室温下静置2h~5h,然后干燥得到所述的复合菌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的温度为35℃~50℃,干燥后的复合菌剂的含水量为2%~10%。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菌剂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7.一种河道水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河道水体通入投加有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菌剂的曝气池,从所述的曝气池中排出的水体即为处理后的水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道水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菌剂按照每立方米水体5g~30g的投加量进行投加。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道水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曝气气源为空气,气水比为1﹕(1~5),水力停留时间为3h~6h。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道水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待处理河道水体的COD浓度为15mg/L~80mg/L,氨氮浓度为0.01mg/L~6mg/L,总磷浓度为0.02mg/L~0.6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上(苏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清上(苏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184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