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束自动化切割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416909.6 | 申请日: | 2022-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6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帕爱丝电子技术(徐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B21F23/00;B21F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罗振国 |
| 地址: | 2212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切割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线束切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束自动化切割设备,包括:固定底座、插固机构、放置固定机构、输送组与切割刀;本发明通过插固机构与输送组相配合从而对弹簧状线束进行输送与定长固定,避免了弹簧状线束在切割时发生变形,导致切割的线束长度不准确的问题,同时在弹簧状线束切割之前,先通过卡位捋直组件将限位插杆与缠绕线束的柱子之间的线束进行捋直,然后再对线束进行切割,避免了弹簧状线束的多次加工与固定造成的加工繁琐性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线束的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切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束自动化切割设备。
背景技术
线束有直线状的也有弹簧状的,弹簧状的线束既可以减小空间占比,又能满足使用长度,因此应用广泛,多用于座机电话线这类使用场景。
弹簧状线束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先将线束缠绕在柱子上进行定型加工,制作成弹簧状线束,然后再将定型之后的线束切割成小段,之后再对小段弹簧线束的两端进行捋直加工,在对弹簧状线束进行切割时,弹簧状线束易发生变形,难以确保线束的切割长度,并且这样的加工方式需要将线束的切割与捋直分两步进行,不仅效率低,而且在加工过程中还需要对线束进行多次固定,增加了线束加工的繁琐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束自动化切割设备,包括:固定底座、插固机构、放置固定机构、输送组与切割刀,固定底座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连接有一号支撑板与二号支撑板,一号支撑板与固定底座固定连接,二号支撑板与固定底座滑动连接。
插固机构,设于一号支撑板上,用于对切割的线束进行固定限位。放置固定机构,设于二号支撑板上,用于对缠绕线束的柱子进行固定。输送组,设于二号支撑板上,用于对线束进行输送。切割刀,滑动设于一号支撑板上。
所述插固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一号支撑板上的固定耳座,固定耳座靠近二号支撑板的端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插杆,一号支撑板上安装有上下滑动的带动座,带动座的底部安装有压固板,压固板位于限位插杆的正上方,压固板上开设有滑位槽,滑位槽内滑动连接有拉动架,拉动架为匚型结构,拉动架与滑位槽之间通过复位弹簧相连接,拉动架靠近二号支撑板的一端安装有拉板,拉动架靠近二号支撑板的一端下方安装有卡位捋直组件,一号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固定套设有拨动盘,拨动盘的侧壁安装有沿其周向均匀排布的拨杆,拨杆位于限位插杆靠近二号支撑板的一端的下方,拨杆用于拨动线束移动。
优选的,所述卡位捋直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压固板靠近二号支撑板一端的连接座,连接座的底部安装有呈开口向下的匚型结构的卡板,拉动架上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拉直架,拉直架为开口向下的匚型结构,限位插杆上开设有卡槽,拉直架的水平段安装有竖直板,竖直板上连接有上下滑动的提拉板,拉直架的两个竖直段的相对面均开设有旋转槽,旋转槽内通过扭簧杆铰接有捋直板,拉直架的两个竖直段之间转动连接有辊轴,辊轴位于捋直板上方,两个捋直板上均安装有绳索,绳索贯穿拉直架后与提拉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放置固定机构包括二号支撑板远离一号支撑板的一端连接的L型座,L型座上安装有插固座,插固座靠近二号支撑板的端面开设有插固槽,插固槽上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旋转杆,插固槽内放置有矩形块,柱子安装在矩形块上,旋转杆与矩形块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送组由上下对称布置的两个输送组件组成,套放线束的柱子位于两个输送组件之间,输送组件包括沿固定底座长度方向对称布置的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之间通过对称布置的输送轴连接有输送带,输送带上安装有卡送座,卡送座为匚型结构,卡送座用于对线束进行限位,靠近二号支撑板的安装板通过连接块与二号支撑板相连接,上下两个相对应的输送轴贯穿安装板后均安装有齿轮,两个齿轮之间啮合传动,位于上侧的输送组件中靠近二号支撑板的安装板上安装有L型钩板,L型钩板用于勾拉拉板。
优选的,所述卡送座的两端均滚动连接有滚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帕爱丝电子技术(徐州)有限公司,未经帕爱丝电子技术(徐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169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