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用户积极性的新能源微电网多层级车网协同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414115.6 | 申请日: | 202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07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胜;苗阳;谢晓峰;杨俊林;王昊洋;王东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Q10/0637 | 分类号: | G06Q10/0637;G06Q30/0283;G06Q50/06;G06N3/006;H02J3/00;H02J3/46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彬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考虑 用户 积极性 新能源 电网 多层 级车网 协同 优化 方法 | ||
1.一种考虑用户积极性的新能源微电网多层级车网协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搭建新能源微电网的系统架构,将新能源微电网分为负荷层、微网层和配网层;
步骤二:在负荷层,利用蒙特卡洛模拟算法对EV集群A进行有序充放电调度,得到EV用户综合积极性指数和EV集群A有序充放电负荷;所述EV集群A中的EV用户第二天有出行计划,对于集群A考虑用户出行需求;
步骤二的实现方法为:
S2.1、EV用户每天离网时刻Tout,i服从均值为6.92、方差为1.24的正态分布,EV用户每天入网时刻Tin,i服从均值为17.47、方差为1.80的正态分布,分别表示为:
Tout,i~N(6.92,1.242);
Tin,i~N(17.47,1.802);
日行驶里程Ls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f(x)为:
式中:均值μ=2.78;方差s=0.82;
新能源微电网的原始负荷PLB(t)的高峰起始时刻为Tstart,高峰结束时刻为Tend,通过EVi入网时刻Tin来确定EV的充放电状态:
式中:为EVi最初充电时刻,为EVi最初放电时刻;
计算EV最大放电量
式中:q为EV公里耗电量,ε为EV最大放电深度;Sb,i为用户预期荷电状态,Cbatt,i为EVi的电池容量,且Si(Tout,i)≥Sb,i,Si(Tout,i)表示EVi离网时荷电状态;
S2.2、EV在行驶中,其行驶路程与车辆的荷电状态呈现出线性关系,EV充电功率恒定,则可得单辆EV荷电状态模型为:
式中:Cch,i为EVi的充电电量,Sin,i为EVi入网时荷电状态;Si(t)为EVi的t时段荷电状态;△t为单位时段;η为EV充放电效率;Pmax为EV最大充放电功率;Pi(t)为t时段EV充放电功率;
S2.3、计算EVi用户出行充电需求指标和EVi用户费用支出指标:
其中,为EV用户出行充电需求指标,为EV用户费用支出指标,Qm,i为日常行驶容量;Qs,i为EV充放电负荷容量;Qr,i为备用行驶容量;Ci=Cprice,i+Closs,i为费用支出;为充放电费用;为充放电状态;为电池损耗费用;和分别为EVi充电的最低与最高支出费用;为EV购电价,为EV售电价;Cchange为更换电池费用;Echange为最大充放电量;T表示总时间;
EV用户的综合积极性指数γ可表示为:
其中,N为EV数量;为EV用户出行充电需求指标系数,为EV用户费用支出指标系数;
步骤三:将负荷层优化得到的EV集群A有序充放电负荷与基础负荷叠加传送给微网层,与风光出力共同组成净负荷,微网层通过调控蓄电池及EV集群B出力构建微网层优化模型,并利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PSO算法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的新能源微电网的运行成本和净负荷均值;所述EV集群B中的EV用户第二天无出行计划,集群B中EV为实时可控EV;
所述微网层优化模型为:
PNL(t)=-PPV(t)-PWT(t)+PSB(t)+PEV(t)+PL(t);
PL(t)=PLB(t)+PEVA(t);
式中:F1为新能源微电网的运行成本,F2为新能源微电网的净负荷均值,为储能的综合运行成本;为EV集群B的收益;PNL(t)为经微网层优化后t时段的新能源微电网的净负荷;PSB(t)为蓄电池SB在t时段的出力,PEV(t)为EV在t时段的出力,PPV(t)为光伏机组PV在t时段的出力,PWT(t)为风电机组WT在t时段的出力;为蓄电池SB运行成本系数,为蓄电池SB损耗成本系数;PEVA(t)为EV集群A有序充放电负荷,PL(t)为EV集群A经负荷层优化后的新能源微电网的负荷;
微网层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如下:
蓄电池SB荷电状态约束:
式中:SSB(t)为SB在t时段荷电状态,为SSB(t)下限,为SSB(t)上限;
蓄电池SB出力上下限约束:
式中:为SB出力上限,为SB出力下限;
EV荷电状态约束:
式中:为Si(t)下限,为Si(t)上限;
步骤四:将微网层优化得到的新能源微电网的净负荷均值传送给配网层,配网层以燃气轮机与主网联络线的综合运行成本和主网交互功率波动为配网层优化模型,并利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PSO算法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的燃气轮机与主网联络线的综合运行成本和主网交互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141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