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血压监护仪的高频手术电磁抗扰度综合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12161.2 | 申请日: | 202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02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郁红漪;蒋岁;王伟明;张雷;贺飞;杨越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童素珠 |
地址: | 20131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血压 监护 高频 手术 电磁 抗扰度 综合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血压监护仪的高频手术电磁抗扰度综合试验装置,包括:金属圆盘、中性电极、接地接口、外接S1口、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一开关、第三电阻、第二开关、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电位器、第三开关、被测设备的第一连接通道、被测设备的第二连接通道;其中,当所述第一开关连通无创血压被测设备电磁干扰注入电路,对无创血压监测仪进行测试;当第一开关连通至第一开关的第三端且第二开关连通至第二开关的第三端时导通有创血压内部隔离被测设备电磁干扰注入电路;当第一开关连通至第一开关的第三端且第二开关连通至第二开关的第一端时导通有创血压传感器隔离被测设备电磁干扰注入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用于血压监护仪的高频手术电磁抗扰度综合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逐步向着高频、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灵敏度等方面发展,其电磁兼容性受到了高度关注,随之也制定了相应的电磁兼容标准。医疗设备在使用时处在一定的电磁环境下,周围的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很可能会影响设备的诊断和监护进程,甚至导致设备不能正常运行,从而影响医生诊断和治疗。例如心脑电图机、监护仪和检测人体生物电信号的仪器设备受到电磁干扰后,在其原有信号上叠加了干扰信号导致图形失真,使医生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病人的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引发生命安全。
血压是反映心血管系统状态的一项重要生理参数,血压监护仪被广泛运用在临床中。血压测量方式可以分为有创血压测量和无创血压测量。在手术的过程中,医生需要通过血压监护仪监测病人的身体状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 9706.230-XXXX《医用电气设备第2-30部分:自动无创血压计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代替YY0667-2008《自动循环无创血压监护设备的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和YY9706.234-2021《医用电气设备第2-34部分:有创血压监护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代替YY0783-2010《有创血压监护设备的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需要对与高频手术设备共同使用的血压监护仪进行抗高频手术设备干扰的测试,设备应在高频手术设备使用结束后10s内恢复到试验前状态,而且不会丢失存储的数据。
两份标准提供血压监护仪的高频手术设备干扰测试的布局图和电路图模拟临床应用情况,测试验证设备的符合性。被测设备分为无创血压监护仪和有创血压监护仪两类,有创血压监护仪分为传感器隔离和内部隔离两种。
目前,所述的两种不同类型的血压监护仪进行高频手术电磁干扰抗扰度测试时使用不同的检测装置,因此需要检测人员熟悉并反复搭建多种测试电路,一致性较差且操作不便利,也造成人力物力浪费,此外,多种测试电路不便于维护保养。而且对具有两路监护通道的有创血压监护仪一次只能检测一路监护通道,但临床使用存在同时使用两路监护通道的工况,需要同时检测两路监护通道才符合实际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实现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血压监护仪的高频手术电磁抗扰度综合试验装置,包括:
金属圆盘、中性电极、接地接口、外接S1口、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一开关、第三电阻、第二开关、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电位器、第三开关、被测设备的第一连接通道、被测设备的第二连接通道;
所述金属圆盘与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二开关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电位器、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所述第三开关、所述被测设备的第一连接通道和所述被测设备的第二连接通道连接;所述中性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一开关连接,所述中性电极通过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接地接口连接;所述外接S1口与所述第二开关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未经上海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121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