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助推理论的慢性病自我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09477.6 | 申请日: | 202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41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香;王晓萱;林蓓蕾;梅永霞;王倩;王佳佳;张春慧;陈素艳;张秋实;许梦雅;王少阳;张一帆;祁嫄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80/00 | 分类号: | G16H80/00;G16H50/30;G16H10/60;G06Q50/22;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安徽善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00 | 代理人: | 刘勇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助推 理论 慢性病 自我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助推理论的慢性病自我管理系统,属于慢性病自我管理技术领域,包括血压助推管理模块,血压助推管理模块连接有自我管理评估模块,血压助推管理模块包括服药提醒单元和血压监测提醒单元,自我管理评估模块包括评分单元和奖励单元。本发明通过血压助推管理模块的设置,能够方便对高血压患者在居家治疗的时候提醒患者遵医嘱服药,按时完成血压监测,协助患者建立与医院和社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结合助推理论、经济学理论以及数字化信息技术创建一个好血压患者的疾病管理系统,解决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差导致患者血压疾病恶化以及在进行疾病治疗的时候造成决策偏差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疾病自我管理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助推理论的慢性病自我管理系统,属于慢性病自我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病患者通常都是给予干预后进行居家治疗,但是患者在居家时自我管理意识较差,不能够按时吃药或者进行指标测试,这样对慢性疾病的治疗非常不利,自我管理中关于症状监测、体育锻炼、饮食控制、遵医嘱用药对慢性病的治疗、患者的健康状况改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患者自己才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负责人,患者的行为决策与助推理论有关,助推理论能够在经济学理论和积极心理学的基础上,协助患者纠正决策偏差以及丰富患者的自我管理意,避免直觉思维系统对患者的决策造成不良影响,从而不利于患者的自身健康管理,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很多的肥胖患者也会存在血压问题,对于高血压的疾病的自我管理更需要结合数字化信息技术和助推理论去进行改善和促进。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助推理论的慢性病自我管理系统,结合助推理论、经济学理论以及数字化信息技术创建一个高血压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系统,方便增强该血压患者对自己血压的自我管理,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从而减轻高血压患者由于自我管理意识不足导致血压过高,从而引发一系列血压过高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协助患者与医院和社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同时能够对血压过高引起的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也有助于高血压的康复和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差导致患者血压疾病恶化以及在进行疾病治疗的时候造成决策偏差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基于助推理论的慢性病自我管理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基于助推理论的慢性病自我管理系统,包括血压助推管理模块,所述血压助推管理模块连接有自我管理评估模块,所述血压助推管理模块包括服药提醒单元和血压监测提醒单元,所述自我管理评估模块包括评分单元和奖励单元,所述评分单元的自我管理综合得分评分公式为:
;
式中:记为自我管理综合得分,记为服药管理得分,记为血压监测管理得分,其他自我管理得分;
自我管理综合得分与患者的服药自我管理能力、血压监测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一些其他相关项目的自我管理能力均正相关,并且自我管理综合得分的分值为服药管理得分、血压监测管理得分以及其他自我管理得分的加权之和;
其中:服药管理得分与患者按医嘱吃药的次数正相关,与患者吃药的种类负相关,服药管理得分的评分公式为:
;
式中:记为患者按医嘱吃药的次数,记为患者需要服用的药物的种类;
血压监测管理得分与每月患者居家按时完成血压自测的次数、去医院完成高血压常规检查的次数以及去社区完成血压监测的次数正相关,血压监测管理得分的公式为:
;
式中:记为每个月患者居家按时完成血压自测的次数,记为每个月患者去医院完成高血压常规检查的次数,记为每个月患者去社区完成血压监测的次数;
所述奖励单元每个月在患者的银行账户中预存元,按照患者的自我管理综合得分占最大自我管理综合得分的百分比对激励奖金进行管理,所述奖励单元的每个月奖励金计算公式为:
;
式中:记为最大自我管理综合得分,记为月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094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扇形段生产制造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褐煤提质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