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油冷发电机转子部件冷却油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08812.0 | 申请日: | 202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14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焦雷浩;杨新九;阎庆楠;白冰;李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32 | 分类号: | H02K1/32;H02K9/19;H02K3/24;H02K3/487;H02K3/3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白瑶君 |
地址: | 300308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发电机 转子 部件 冷却 油路 结构 | ||
1.一种新型油冷发电机转子部件冷却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空心轴(1)、一个转子铁心(2)、四组励磁绕组(3)、四个V型绝缘纸(4)、四个V型绝缘支架(5)、四个分流槽楔(6);转子铁心(2)内径与空心轴(1)外径过盈方式配合;
四组励磁绕组(3)分别缠绕在转子铁心(2)四个极身内,在转子铁心(2)极身、极靴及厄部表面设有V型绝缘纸(4),V型绝缘纸(4)上设置V型绝缘支架(5),V型绝缘纸(4)弧形底面贴靠转子铁心(2)厄部,V型绝缘纸(4)两侧V形锥面贴靠转子铁心(2)极身,V型绝缘支架(5)两侧V形锥面、V型绝缘纸(4)两侧V形锥面以及励磁绕组(3)内侧面形成的矩形沟槽结构;分流槽楔(6)的弧形面完全贴合V型绝缘支架(5)弧形面上表面,分流槽楔(6)的弧形面的分流槽与上述形成的沟槽连通;励磁绕组(3)下底面分别与之相邻的分流槽楔(6)后斜面贴合,压紧分流槽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空心轴(1)上与转子铁心(2)配合段中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喷油孔,喷油孔出口与分流槽正对,以使得从空心轴(1)喷出的冷却油进入分流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轴(2)结构设有轴向非贯通进油油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转子铁心(2)中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喷油孔,喷油孔自转子铁心(2)内径表面径直贯通至转子铁心(2)厄部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空心轴(1)结构表面喷油孔与转子铁心(2)喷油孔结构径向分别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绝缘纸(4)结构需与所述转子铁心(2)极靴、极身及厄部均接触,保证所述转子铁心(2)与所述励磁绕组(3)间绝缘;
所述V型绝缘纸(4)结构中部设有过油孔,所述V型绝缘纸(4)过油孔需与所述转子铁心(2)喷油孔对齐,保证油路畅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V型绝缘支架(5)包括弧形底面与两侧V形锥面,两侧V形锥面顶部设置折弯结构,折弯部分与转子铁心(2)极靴表面接触;V型绝缘支架(5)结构位于所述励磁绕组(3)与所述V型绝缘纸(4)之间,所述励磁绕组(3)、V型绝缘纸(4)、V型绝缘支架(5)共同组成冷却导油油路,所述V型绝缘支架(5)结构中部设有过油孔,所述V型绝缘支架(5)过油孔需与所述转子铁心(2)喷油孔对齐,保证油路畅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分流槽楔(6)结构安装于所述转子铁心厄部,且位于所述V型绝缘支架(5)与所述励磁绕组(3)之间,用于支撑所述励磁绕组(3)下端面,所述分流槽楔(6)结构弧形底面设有导油槽结构,所述分流槽楔(6)导油槽结构分为径向导油槽结构及轴向导油槽结构,所述分流槽楔(6)轴向导油槽结构与所述转子铁心(2)喷油孔对正,所述分流槽楔(6)径向导油槽结构与所述V型绝缘支架(5)矩形沟槽结构分别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088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星大气电场测量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型双开防火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