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河道堤防断面漫水的监测装置及远程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04878.2 | 申请日: | 2022-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00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曾德军;那明齐;赵向涛;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30 | 分类号: | G01F23/30;G01D21/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河道 堤防 断面 监测 装置 远程 方法 | ||
1.一种用于河道堤防断面漫水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圆盖、固定柱和移动柱;固定柱顶端固接有固定板;移动柱顶端开设有第一凹槽;固定柱滑动连接在第一凹槽内;固定柱和第一凹槽俯视面均为方形;固定柱外侧壁上开设有一组卡位槽;移动柱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柱;半圆盖内设有水位检测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堤防断面漫水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水位检测件包括固定块;半圆盖顶端中心处固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底端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槽底通过弹簧固接有推动块;推动块上底端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一通槽内壁上转动连接转动轴;转动轴上固接有第一转动杆,且转动轴两端均设有扭簧;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接有第一浮球,另一端固接有第二浮球;第二浮球内径大于第一浮球;第二浮球内设有位置传感器;半圆盖上开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出水孔;半圆盖底端内壁上固接有过滤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堤防断面漫水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板上底端固接有一对对称分布的报警器;第二凹槽槽底固接有第二无线接触开关;推动块顶端固接有第一无线接触开关。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堤防断面漫水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柱内开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通槽;第二通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固接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通过弹簧固接在移动柱外侧壁上;第二转动杆的一端位于第一空腔内,另一端固接有震动球;第一空腔内通过推动件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堤防断面漫水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在第一空腔内壁上,且第一转动轴两端均伸出移动柱外并固接有风轮;第一转动轴上外侧壁上开设有一对第三凹槽;第三凹槽通过弹簧固接有移动块;移动块一侧侧壁为弧形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堤防断面漫水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推动块顶端固接有推动杆,且推动杆贯穿固定块、半圆盖和移动柱伸入第一空腔内并固接有推动板;推动板滑动连接在第一空腔内壁上;推动板顶端固接有第一卡位柱;第一卡位柱上开设有第四凹槽;第四凹槽槽底通过弹簧固接有第二卡位柱;移动块的弧形面上开设有定位槽。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堤防断面漫水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半圆盖底端固接有一组对称分布的圆形壳;圆形壳内设有壳心;壳心为球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堤防断面漫水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壳心通过第一弹性绳固接在圆形壳内壁上;移动柱内开设有第二空腔,且第二空腔位于第一空腔正下方;第二空腔底端通过弹性片固接有推块;推块通过第一细绳和壳心相互连接;第一转动轴外侧壁上开设有一组磁层;推块带有磁性,且磁层和推块相互吸引。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堤防断面漫水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板顶端截面为弧形;固定板上固接有太阳能板,且太阳能板为弧形。
10.一种用于河道堤防断面漫水的监测装置的远程监测方法,该远程监测方法适于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堤防断面漫水的监测装置,该方法步骤如下所示:
S1:将固定板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河道堤防处,然后通过螺纹柱和卡位槽通过移动柱调整半圆盖离水面的高度;
S2:在水位上升时,会推动第二浮球转动,通过位置传感器得到上升的高度值,在水位上升倒报警界面时,此时第一浮球和第二浮球处于水平面上,此时第一无线接触开关和第二无线接触开关相互接触,进而带动报警器进行预警;
S3:在报警时,此时推动块上移,会带动第二卡位柱卡入移动块的定位槽内,进而对第一转动轴进行限位固定;
S4:预防结束后,可以手动调整移动柱的高度,进而对不同高度的水面进行报警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048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