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知识库的人机交互推理诊断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04762.9 | 申请日: | 2022-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51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葛冰;邵迅;迟重然;仲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N5/04 | 分类号: | G06N5/04;G06N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知识库 人机交互 推理 诊断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知识库的人机交互推理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选择合适的知识表示方法,建立电厂故障诊断知识库;
步骤S2:依据所述故障诊断知识库以及电厂的运行数据,得到初步诊断结果;
步骤S3:基于人机交互推理,得出最终诊断结果;
步骤S4:根据所述最终诊断结果,完善和丰富电厂故障诊断知识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知识库的人机交互推理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步骤S1.1:收集电厂历史数据信息,收集故障诊断领域专家的经验;
步骤S1.2:运用产生式规则表示方法对专家经验知识进行表示,并进行归类整理,将故障征兆归并为不变、缓增、骤增、缓降以及骤降;
步骤S1.3:建立故障征兆和故障诊断知识库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明确各个故障征兆权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知识库的人机交互推理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步骤S2.1:根据电厂运行的实时数据,计算出各个故障征兆的隶属度,并形成相应数据结构,交由系统诊断模块;
步骤S2.2:根据电厂故障诊断知识库中的每条规则,将故障征兆权重和相应隶属度相乘,得到规则对应故障的可能性;
步骤S2.3:对所述可能性进行判断,若大于故障阈值则进行输出,形成初步诊断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知识库的人机交互推理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步骤S3.1:得到初步诊断结果之后,若置信度不高或得到结果存在多个的情况下,需进行人机交互推理;
步骤S3.2:根据不同故障征兆的特性,进行人工输入;
步骤S3.3:补充人工输入条件之后,重新进行计算,进一步得到最终诊断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知识库的人机交互推理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3包括:
对于故障规则中包含的各项故障征兆,经过电厂故障诊断知识库计算,得到的结果包括:
1)该规则所描述的现象存在,认为存在的隶属度为x(0<x≤1);
2)该规则所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3)用户无法/没有观察到相应的现象,无法判断是否存在;
人机交互的流程中,应当就前两种结果向用户征询,进行确认;用户不进行选择、不进行输入的推理证据,则认为属于第三种结果;由此,需要人工输入的各项推理证据得到确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知识库的人机交互推理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
步骤S4.1:根据最终诊断结果进行规则新增;
步骤S4.2:根据最终诊断结果进行规则修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知识库的人机交互推理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1具体如下:
当使用已有故障征兆足以诊断新故障时,则直接使用已有故障征兆;
当已有故障征兆无法满足故障诊断条件时,则需要增添新的故障征兆;故障征兆的形成方法包括:
1)对已经采集并保存在数据库的数据判断其变化类型,即不变、缓增、骤增、缓降以及骤降;
2)对人机交互过程中,新增加的原始数据进行判断;
3)从原始数据出发计算出新的二级参数用于判断;
通过最大似然估计取得故障征兆的初始权值为隶属度的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知识库的人机交互推理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2具体如下:
所述故障诊断知识库修改在每一次成功诊断之后,引入历史因子和现状因子,通过二者结合确定出现状因子和历史因子的相对重要性;
在诊断成功次数相对阈值较小时,现状因子重要;在诊断成功次数相对阈值较大时,历史因子重要,在长期运行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导致历史因子逐步增大,最终逼近最贴近真实值的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0476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制品表面电镀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绿色甲醇生产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