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玄武岩纤维网格的桥梁梁体加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404612.8 | 申请日: | 2022-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8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 发明(设计)人: | 黄尚珩;何晓彤;冉续;杨成;黄滟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101/32 |
| 代理公司: | 四川恒和信律师事务所 51342 | 代理人: | 吴亦雨 |
| 地址: | 61002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玄武岩 纤维 网格 桥梁 加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桥梁结构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玄武岩纤维网格的桥梁梁体加固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玄武岩纤维网格的桥梁梁体加固装置,在桥梁梁体需要加固位置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自锁式轨道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轨道机构沿着所述梁体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轨道机构上设置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沿着所述轨道机构行走,所述夹紧机构和固定机构对应设置,所述夹紧机构上依次可拆卸设置有筋体和玄武岩纤维网格,所述筋体和玄武岩纤维网格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机构上。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施工复杂、工期长而且对筋体施加预应力后容易卸力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结构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玄武岩纤维网格的桥梁梁体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桥梁的数量越累越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湿热、酸雨、氯离子侵蚀以及车辆重载等作用,耐久性降低、结构性能劣化,经统计目前危桥数量超过10万座,另外加固桥梁的费用仅为新建桥梁的10~30%,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新的桥梁加固技术。
目前,传统加固方法为外贴FRP片材(环氧树脂),但是FRP片材,对温度敏感(玻璃化温度45~80℃),强紫外线下易老化,透水性差、水分容易在界面滞留,劣化粘结性能。还有直接在桥梁需要修复的地方用筋体进行固定修复,对筋体施加预应力,其两端用锚具锚固在桥梁结构上,但是,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锚具和筋体之间的安装和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在锚固时,施加预应力的筋体容易卸力,无法进行很好的加固。而且,锚具一般采用混凝土现场浇筑,施工繁琐,施工工期长,也不能满足快速施工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玄武岩纤维网格的桥梁梁体加固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施工复杂、工期长而且对筋体施加预应力后容易卸力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玄武岩纤维网格的桥梁梁体加固装置,在桥梁梁体需要加固位置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自锁式轨道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轨道机构沿着所述梁体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轨道机构上设置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沿着所述轨道机构行走,所述夹紧机构和固定机构对应设置,所述夹紧机构上依次可拆卸设置有筋体和玄武岩纤维网格,所述筋体和玄武岩纤维网格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机构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呈L形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横部上可拆卸设置有压板,所述玄武岩纤维网格固定在所述固定板和压板之间,所述筋体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板的横部并固定。
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呈L形的夹板,所述夹板的横部上设置有定位板,所述玄武岩纤维网格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夹板和定位板之间,所述筋体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夹板的横部并固定。
优选的,所述夹板的底部设置有与轨道机构适配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沿着所述夹板的宽度方向设置,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板的内侧设置限位齿,另一个所述限位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导向块。
优选的,所述轨道机构包括内部中空的滑轨,所述滑轨的一侧开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内活动设置有与限位齿适配的限位件,所述滑轨的另一侧开设有与第一导向块适配的第一导向槽。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设置有与限位齿啮合的活动齿,所述活动齿伸出所述条形孔外,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滑轨内的顶面设置有数个截面呈T形的导向柱,所述滑轨的内壁上、位于所述活动板的上方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供导向柱的竖直部穿过的活动孔,所述活动孔沿着导向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活动孔内设置有与导向柱的竖直部相抵的弹性件。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滑轨的内壁上设置有伸进所述定位槽内的定位柱,使所述活动板沿着所述定位柱往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046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