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海缆埋设犁布放回收作业的A形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01845.2 | 申请日: | 2022-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95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1 |
| 发明(设计)人: | 罗毅;谢松莲;马建伟;卓涛;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2G1/10 | 分类号: | H02G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7 | 代理人: | 孙红颖 |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埋设 犁布放 回收 作业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缆埋设犁布放回收作业的A形架装置,A形架装置包括A形架本体、变幅油缸、横移滚筒和缓冲架;A形架本体为门架结构,包括横梁和四连杆结构,横梁安装在两个四连杆结构顶部;变幅油缸两端分别与四连杆结构上部和下部铰接,变幅油缸驱动四连杆结构铰点移动,带动A形架本体变幅作业;横移滚筒安装在横梁上,并能沿横梁横向移动;缓冲架与横移滚筒铰接,缆绳绕过横移滚筒后穿过缓冲架与埋设犁相连,缓冲架用于埋设犁起吊时的定位以及实现布放回收作业过程的止荡功能。本发明具备宽变幅能力和埋设犁收放及拖曳导向、止荡功能,为复杂海况下铺缆施工作业提供了保障,同时便于设备海上维修保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A形架吊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海缆埋设犁布放回收作业的A形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尤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国际间海缆建设需求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海缆铺缆市场需求逐渐增多。铺缆设备中埋设犁的收放及拖曳装置是海缆、电缆在海底敷设/埋设作业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对于大型埋设犁,由于外形尺寸大、自身重量重、施工海况复杂,为避免作业中埋设犁与船体/门架发生碰撞,门架吊放装置舷外工作跨距(即舷外吊点距离支腿铰点的距离)要求较大,此外收放过程中往往需要人为辅助牵引,避免设备摆荡。
目前,施工中使用门架起重系统,如专利CN204980866U、CN108839758A、CN211618000U等所述,采用油缸驱动门架支腿变幅至预定作业位置,配合绞车进行吊放作业,变幅角度范围通常在100°内(即舷外变幅角度一般不超过60°,舷内变幅角度一般不超过40°),门架横梁下部设置吊点滑轮为缆绳导向,部分门架(如CN204980866U)还设置了利用卷扬机牵引的稳定架以实现埋设犁的横向止荡功能。上述门架为实现较大工作跨距,门架整体高度通常很高,这给铺缆船带了诸多不利影响,如设备重量增加,船舶整体重心增高,船舶操纵稳定性降低等;同时,横梁采用下挂吊点滑轮型式,考虑到滑轮自身尺寸较大,导致门架有效起吊净高度降低;埋设犁起吊后在门架变幅过程中,卷扬机牵引调整的稳定架虽然能够实现横向限制摆荡,然而纵向却无法提供止荡能力,高海况下设备收放依然存在风险;上述门架收放系统中,由于门架变幅范围有限,门架在舷内无法贴近甲板存放,海上门架的维护维修作业存在一定风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海缆埋设犁布放回收作业的A形架装置,用于海底光缆/电缆埋设及检修作业,并具备埋设犁收放及拖曳导向、止荡功能,结合大角度范围变幅能力、长距离横移滚筒及折叠式止荡导接架等设计,能够实现埋设犁收放及拖曳的集成共用导向、变幅过程稳定止荡,为复杂海况下铺缆施工作业提供了保障,同时便于设备海上维修保养,对于提高我国海缆铺设作业效率和施工能力有很好的工程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海缆埋设犁布放回收作业的A形架装置,所述A形架装置包括A形架本体、变幅油缸、横移滚筒和缓冲架;
所述A形架本体为门架结构,包括横梁和四连杆结构,所述横梁安装在两个所述四连杆结构顶部;所述变幅油缸两端分别与所述四连杆结构上部和下部铰接,所述变幅油缸驱动所述四连杆结构铰点移动,带动所述A形架本体变幅作业;所述横移滚筒安装在所述横梁上,并能沿所述横梁横向移动;所述缓冲架与所述横移滚筒铰接,缆绳绕过所述横移滚筒后穿过所述缓冲架与埋设犁相连,所述缓冲架用于埋设犁起吊时的定位以及实现布放回收作业过程的止荡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四连杆结构包括倾斜臂架、连杆、支腿和基座;所述横梁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支腿的顶端;所述支腿底端铰接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方中心,两个所述基座分别安装在船体甲板上;所述倾斜臂架底端铰接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倾斜臂架上部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支腿下部相连;
所述变幅油缸铰接连接在所述倾斜臂架顶端,所述变幅油缸的油缸输出杆与所述支腿的上部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臂架上部两侧分别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支腿底部的两侧对称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018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