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分复用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00562.6 | 申请日: | 202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7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巍;金展平;冯雪;刘仿;崔开宇;黄翊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12 | 分类号: | G02B6/12;H04J1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葛美华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分复用器 | ||
1.一种波分复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硅波导(100);
第二硅波导(102),所述第二硅波导(102)与所述第一硅波导(100)的长度相同且宽度不同;
所述第一硅波导(100)和所述第二硅波导(102)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有波导耦合段(104),所述波导耦合段(104)内形成有周期性褶皱结构(1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分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硅波导(100)和/或所述第二硅波导(102)的长度方向,在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硅波导(100)和/或所述第二硅波导(102)的分段上形成有所述波导耦合段(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分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硅波导(100)和所述第二硅波导(102)中的一个形成有所述波导耦合段(104),所述第一硅波导(100)和所述第二硅波导(102)中的另一个形成有与所述波导耦合段(104)对应的平直段(10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分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硅波导(100)和所述第二硅波导(102)均形成有所述波导耦合段(104),且所述第一硅波导(100)和所述第二硅波导(102)上的所述褶皱结构(106)一一对应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波分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硅波导(100)和所述第二硅波导(102)相互平行间隔设置且所述褶皱结构(106)形成于所述第一硅波导(100)和所述第二硅波导(102)相对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波分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硅波导(100)和所述第二硅波导(102)为条形波导或脊型波导。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波分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硅波导(100)、所述第二硅波导(102)采用绝缘体上硅衬底一次刻蚀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波分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硅波导(100)和所述第二硅波导(102)中的一个的第一端为光波的输入端(110);
所述第一硅波导(100)和所述第二硅波导(102)的第二端为所述光波的输出端(112);
所述第一硅波导(100)和所述第二硅波导(102)中的另一个的第二端具有单一滤波的通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波分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褶皱结构(106)包括矩形、三角形、高斯型、正弦函数型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波分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硅波导(100)和所述第二硅波导(102)的传播常数的传播常数差值Δβ满足:
Δβ=2π/Λ;
其中,Λ为所述褶皱结构(106)的周期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005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