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99783.6 | 申请日: | 202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54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洲;王永;张进;黎福斌;刘传亮;赵晓明;王明洋;夏宏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N33/24;G01N33/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刘二艳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质水热 碳化 废水 资源 利用 可行性 评估 方法 | ||
1.一种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行性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实验样品以及实验作物;
(2)将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重复灌溉于实验样品中;
(3)测定实验作物的生长指标以及实验样品的土壤肥力指标;
(4)分析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对实验作物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实验样品包括农田土壤;
优选地,步骤(1)所述实验作物包括农作物;
优选地,所述农作物包括水稻、玉米或青菜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重复灌溉的次数为2-5次;
优选地,步骤(2)所述重复灌溉的施入量相同;
优选地,步骤(2)所述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的pH为4.16~5.67;
优选地,步骤(2)所述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的色度为1600~12800;
优选地,步骤(2)所述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的化学需氧量为2470~21500mg/L;
优选地,步骤(2)所述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的五日化学需氧量为1330~9850mg/L;
优选地,步骤(2)所述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的硝酸盐氮为5.08~10.2mg/L;
优选地,步骤(2)所述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的磷酸盐为3.76~68.8mg/L;
优选地,步骤(2)所述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的总氮为20.9~267mg/L;
优选地,步骤(2)所述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的总磷为9.16~75.8mg/L;
优选地,步骤(2)所述灌溉过程中将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设置五种浓度比例进行灌溉,具体如下:0%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对照组),25%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50%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75%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以及100%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实验作物的生长指标包括实验作物株高、产量或分蘖数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作物株高采用尺量法测量;
优选地,所述尺量法包括:在实验作物生长阶段,定期测量实验作物的株高;
优选地,所述产量采用称重法测量;
优选地,所述分蘖数采用计数法测量。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土壤肥力指标包括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总氮含量、土壤总磷含量、土壤总钾含量、土壤无机氮含量以及土壤速效磷含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pH采用电位测定法进行测定;
优选地,所述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进行测定;
优选地,所述土壤总氮含量采用全自动定氮仪法进行测定;
优选地,所述土壤总磷含量采用NaOH熔融-钼锑抗比色法进行测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总钾含量采用NaOH熔融-火焰光度法进行测定;
优选地,所述土壤无机氮含量采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法进行测定;
优选地,所述土壤速效磷含量采用氟化铵-盐酸浸提法或碳酸氢钠浸提法进行测定。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分析包括:利用Excel软件以及Origin软件绘图分析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对实验作物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行性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实验样品以及实验作物;
其中,所述实验样品包括农田土壤,所述实验作物包括水稻、玉米或青菜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将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重复2~5次灌溉于实验样品中;
其中,所述灌溉过程中将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设置五种浓度比例进行灌溉,具体如下:0%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对照组),25%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50%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75%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以及100%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
所述灌溉的重复灌溉的施入量相同,浇水频率为2~3天一次,每次200~800mL;
所述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的pH为4.16~5.67,色度为1600~12800,化学需氧量为2470~21500mg/L,五日化学需氧量为1330~9850mg/L,硝酸盐氮为5.08~10.2mg/L,磷酸盐为3.76~68.8mg/L,总氮为20.9~267mg/L,总磷为9.16~75.8mg/L;说
(3)测定实验作物的生长指标以及实验样品的土壤肥力指标;
(3.1)测定实验作物的生长指标:实验作物株高、产量或分蘖数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1.1)在实验作物生长阶段,定期测量实验作物的株高;
(3.1.2)采用称重法测量实验作物的产量;
(3.1.3)采用计数法测量测定水稻的分蘖数;
(3.2)测定实验样品的土壤肥力指标: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总氮含量、土壤总磷含量、土壤总钾含量、土壤无机氮含量以及土壤速效磷含量;
(3.2.1)采用电位测定法进行测定土壤pH;
(3.2.2)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进行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
(3.2.3)采用全自动定氮仪法进行测定土壤总氮含量;
(3.2.4)采用NaOH熔融-钼锑抗比色法进行测定土壤总磷含量;
(3.2.5)采用NaOH熔融-火焰光度法进行测定土壤总钾含量;
(3.2.6)采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法进行测定土壤无机氮含量;
(3.2.7)采用氟化铵-盐酸浸提法或碳酸氢钠浸提法进行测定土壤速效磷含量;
(4)利用Excel软件以及Origin软件分析生物质水热碳化废水对实验作物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科技学院,未经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9978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