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隔爆功能的紧凑型钝感多起爆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97155.4 | 申请日: | 202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7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黎勤;马军利;王团盟;王珲;王君;马红兵;朱奇峰;徐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2B3/02 | 分类号: | F42B3/02;F42B3/10;F42B3/11;F42B3/22;F42C19/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船舶专利中心 11026 | 代理人: | 栾硕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隔爆 功能 紧凑型 钝感多 起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隔爆功能的紧凑型钝感多起爆源装置,包括雷管组合件、起爆电路模块、隔扩爆底座和扩爆药柱。本发明通过将雷管组合件的插针插入起爆电路模块插孔,并将雷管组合件下端雷管插入隔扩爆底座中,与隔扩爆底座中的扩爆药柱对正,完成装置的固连。通过对起爆电路模块进行设置,能够有选择的起爆雷管组合件中的部分或全部雷管,部分雷管起爆时另一部分未起爆雷管及对应的传爆链路能有效隔爆。本发明通过结构功能布局、雷管间隙、空气隙及隔爆介质的匹配设计等方法,解决了紧凑空间下钝感、隔爆、冗余、直列式功能需求的多起爆源装置设计问题,多起爆源装置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可用于通过起爆方式变化调控能量输出结构战斗部的起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隔爆功能的紧凑型钝感多起爆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型武器平台的战斗部设计中,起爆源作为传爆序列的最初级,负责将其他能量的信号转换成爆轰信号,从而起爆传爆序列,不断传递并放大爆轰能量,直至完全起爆战斗部主装药,实现战斗部爆炸威力输出,以达到战斗部的毁伤功能。因此,起爆源的设计往往成为战斗部设计及功能实现中备受关注的环节。随着技术的进步,通过战斗部结构设计并起爆方式的调控,可实现对战斗部的能量输出结构的选择控制,以期在复杂弹目交会条件下发挥出最佳的毁伤效能。起爆方式的可选择性及工程设计中的可靠性要求,使得在紧凑空间下实现起爆源爆轰信号的可选可控成为上述战斗部设计中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目前针对冲击片雷管组成的钝感多起爆源装置,主要是通过增加冲击片雷管相互间的间距实现起爆和隔爆功能,已知现有具有可选功能的多起爆装置尺寸不小于φ150mm×40mm,既浪费了大量空间尺寸,亦未解决紧凑空间下冗余起爆的问题。亟需要创新一种紧凑空间下使用,兼顾钝感、隔爆、冗余、直列式等功能特征的多起爆源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隔爆功能的紧凑型钝感多起爆源装置,实现多起爆源装置的直列式、冗余设计,兼顾钝感要求,满足紧凑空间下的多起爆功能的使用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隔爆功能的紧凑型钝感多起爆源装置,包括雷管组合件、起爆电路模块、隔扩爆底座和扩爆药柱。
其中,雷管组合件为钝感电起爆器,接收到特定的高压信号后起爆,输出爆轰信号。
雷管组合件包括雷管、插针和填充件。
起爆电路模块上设置有插孔。
雷管组合件通过插针与起爆电路模块插孔进行电性能连接。
起爆电路模块包括起爆电路、壳体和插孔,通过控制起爆电路中发火电容的开关导通,实现放电能量在冲击片雷管桥路上的加载,实现电信号向爆轰信号的转换。
隔扩爆底座用于给雷管组合件的雷管作用后提供爆轰能量阻隔和扩爆药柱之间的爆轰能量阻隔,实现从雷管到扩爆药柱的多级隔爆。
隔扩爆底座上设置有台阶。
扩爆药柱设置在隔扩爆底座上,通过隔扩爆底座的台阶实现定位。
雷管组合件的雷管伸入到隔扩爆底座的孔位内,使装药完全进入到隔扩爆底座内,并与扩爆药柱对准,输出装药间通过刚性材料及空气隙形成有效隔爆。
优选的,雷管组合件通过8个插针与起爆电路模块对应的插孔进行电性能连接。
优选的,隔扩爆底座为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扩爆药柱由经过配方鉴定的扩爆药压药制成,在雷管端到输出端方向上,扩爆药间的压药密度由低到高,构成扩爆药柱的引爆激活顺序,实现初始爆轰信号的逐级放大。
优选的,雷管组合件的雷管为冲击片雷管,起爆电路模块中设置有与冲击片雷管对应的高压放电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971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